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刍议-《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期).docx

  • 0
  • 0
  • 约5.45千字
  • 约 105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刍议-《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刍议 作者:韩旭至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民法总则》第111条将个人信息作为民事权利客体进行了规定。从个人信息与数据信息的区分关系来看,数据应属于无形财产权的客体,个人信息则应属于作为具体人格权的个人信息权的客体。在“工业4.0”大数据利用日益发达的今天,为充分保障个人权利,有必要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地位。具体而言,在民法典中载入个人信息权既要在处理好其在民法典内部的体系关系,也要处理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体制。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人格权;民法典;民法总则;工业4.0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2017.03.0020 2016年6月27日,“民法总则(草案)”第一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第108条第9款将数据信息作为知识产权客体予以保护。2016年10月31日,“民法总则(草案)”第二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将数据信息从知识产权客体中删除,并将个人信息从数据信息中抽离,增加第109条专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同时,再增加第124条规定对根据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该规定在“民法总则(草案)”第三、第四次审议稿中得到延续。2017年3月15日,《民法总则》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条款被规定在第111条之中。至此,个人信息保护正式进入到民法典的之中。 一、从数据信息到个人信息 一般认为,《民法总则》第111条实际上表明立法者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1]。然而,从其内容表述来看,仅能够肯定的是立法者试图将个人信息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客体载入民法典,但无从认定该条文确立了个人信息权。目前,个人信息属于何种民事权利客体的问题仍待解答。从个人信息与数据信息的区分来看,个人信息总体上应属于作为具体人格权的个人信息权的客体,除个人信息以外的数据应属于无形财产权的客体。 (一)作为财产权客体的数据 数据本指一切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于电子介质之中的个人信息、网络虚拟财产本质上都属于数据的一种。数据一般被认为属于财产权的客体。具体而言,有“物权客体说”、“知识产权客体说”、“无形财产权客体说”三大学说。 “物权客体说”指出,物权债权二分的“二元体系”应得到坚持。以网络虚拟财产为例,民事主体对这类信息所享有的权利应属于支配权、绝对权,适用物权规则[2]。另外,有学者将信息区分为人体信息与物体信息,认为后者与物权紧密相连,物权人对物体信息享有处理权、实施权[3]。 “知识产权客体说”认为,数据应属于知识产权客体。数据的使用由许可证决定、甚至在个人信息的公开使用的许可中都与许可使用制度极为相似[4]。因此,也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公开权也是特殊知识产权[5]。另外,“民法总则(草案)”第一次审议稿中也将数据规定为知识产权客体。 “无形财产权说”主张,“信息财产不是物也不是知识财产”[6],财产权客体包括有体物、知识财产和数据。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便将信息财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上位权利,准用物权的一般规定[6]。另外,不少学者认为,个人信息与一般的数据一样,也属于无形财产权客体[7]。 笔者认为,除个人信息以外的数据均应归属于无形财产权的客体,理由如下:一方面,信息不是民法上的物,不能作为物权客体。民法上物的概念限于占据一定空间的且能为人所控制的有体物[8]。信息虽能为人所控制,但并不占据物理空间,不符合物的概念定义。同时,信息亦非准物权的客体。准物权是指采矿权、渔业权、水权等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权利。另外,信息的载体的所有权人与信息的权利人也并不能等同。云存储、云计算、信息交易等信息处理也常常离开物的载体[6]。另一方面,许多数据本身并没有独创性,并非智力成果,不属于知识产权客体。其准用知识产权的利用规则,并不代表便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本身即无形财产权的一种类型[9]140。数据整体应属于知识产权的上位概念,即无形财产权的客体。也就是说,属于智力成果的数据为无形财产权中的知识产权客体,包括网络虚拟财产在内的其他数据为其他无形财产权客体。 (二)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个人信息及商业利用 与其他数据不同,个人信息具有独特的概念、内涵,且有很强的人格属性,因此需从数据信息中抽离出来作为人格权的客体。同时,人格权的商品化理论也可以解决个人信息的财产属性问题。 我国新近通过的《网络安全法》第76条第5款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姓名、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