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分析和对策-《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6期).docx

  • 0
  • 0
  • 约1.12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实验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分析和对策-《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6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实验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分析和对策 作者:郭金花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26期 摘要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黑板实验、演示实验模式陈旧、探究实验有效性差、分组实验缺乏挑战性等一系列问题,可归结为“高耗低效”。在探究“高耗低效”现象的症结时,把目光投向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它帮助找到解决实验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高耗低效;小课题实验;化学 化学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定理,可以训练学生科学化思维,培养他们操作、观察、分析等多種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的“高耗低效”一直是困扰化学教师的难题。本文想就此谈谈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高耗低效”现象以及为改变这些现象所做的一些尝试,以期在当前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 1.1 黑板实验 实用一直是我国国民学习的指导。高中学习是为了高考,而高考是笔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特别是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一支粉笔、一张嘴,按照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由于没有实践体会,常常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复,学生依然一知半解,更别说举一反三。 1.2 演示实验模式陈旧 在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在讲台上做而学生在下面看,然后叫几个学生说明一下实验现象,最后教师解释实验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只有前排的学生能看见一些诸如量筒读数变化、有少量气泡产生等细微的现象。其结果是教师做得辛辛苦苦,大部分学生什么也没看到,实验的可见度比较小,实验的可靠性降低,更不用说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1.3 探究实验有效性差 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面貌一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但有时教学表象的“热闹”并不意味着高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探究了一节课,连基本的教学要求都不一定能落实。 1.4 分组实验缺乏挑战性 在新教材中弱化演示和分组实验,但依然有配套的学生实验册,而且其中的内容仅仅是教材中的实验简单罗列。另外在分组实验时,有的教师从原理到步骤讲了大半节课,然后学生按实验册照方抓药做一遍;有的教师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这就使得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学生常说:“按部就班地操作,无可奈何地贯穿了整个中学的实验,我们早已知道了结果,却不得不验证这个毫无疑问的结果。” 所有这些现象,不仅在课堂上浪费学生很多宝贵时间,而且每开设一个实验都要耗费大量的药···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