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的路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23年3期).docx

  • 0
  • 0
  • 约2.34千字
  • 约 22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中职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的路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23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中职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的路径探讨 作者:徐璇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3年第03期 摘要:有效的家校育人是实现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聚焦于“家”和“校”,基于协同理论,探讨中职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引导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对策,以提升中职家校共育实效,为培养新时代中职生助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家校共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3-0048-04 作者简介:徐璇(1982—),女,硕士,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自筹课题“新时代中职家校共育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EE210334) 一、问题的提出 “育人成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育人”即培养、教育,使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成才”则围绕着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有效的家校共育是实现成才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三个管理主体,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对于中职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全员育人势在必行。本文聚焦家校两者进行探讨。 (一)学生层面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深入挖掘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内心需求,在真正意义上落实“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与家长可以更好地设计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从而完成新时代国家赋予学校的育人使命;学生会更加有满足感与成就感,更好地成长。 (二)教师层面 通过更加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并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学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育人魅力才会有效地展现,从而教学相长,真正实现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三)家长层面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作为陪伴学生成长的关键成员,会较为及时地了解到孩子的真正想法与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养成。同时,家长也会逐渐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二、理论基础 协同理论以实现相同目标为核心,相互辅助、相互支持、达成协作,协同的过程需要多个系统的有机联动和相互作用。在中职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课堂;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为其提供思想上的“优质空气”及茁壮成长的实践机会;家庭则是学生成长的源和本,家庭教育就隱含在一个人说话做事的细节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学校是学生培养与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统筹各方资源,是紧密联系社会与家庭的纽带,为家庭养育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学校、社会、家庭表面看起来是三个独立的子系统,但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着重探究家校共育促进中职生成长的有效路径[1]。 三、中职家校共育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家校共育的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提升家校共育实效;综合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现阶段职业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尝试梳理现阶段中职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结合文献法,界定概念与厘清现状 界定国内外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家校共育的概念,并对现阶段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进行综述。国外研究现状中许多学者认同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西蒙兹(P.M.Symonds)从多维度入手,探究了父母行为对于子女性格塑造、子女是否能顺利融入社会并符合社会的需求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奠定了家校沟通研究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两者一脉相承,互相促进。霍布斯(Hobbs)和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了对于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相互关联的系统生态学理论。教育不能把学生、学校割裂开来,它们彼此是互相关联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家庭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而学校和社区则是为其家庭教育提供方法指引的导向机构[2]。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等,以为其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追寻生活的幸福和快乐,需要学校和家庭发挥合力,仅靠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收到较好成效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慢慢意识到家长对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后,家校共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上家校共育的力度还不够,形式较单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家校共育合作的形式及内容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教育效果不佳。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和合”出自《国语》《管子》。“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是“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