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入圣”源流考-《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3期).docx

  • 0
  • 0
  • 约1.19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超凡入圣”源流考-《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超凡入圣”源流考 作者:张玉霞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 摘 要:以《漢语大词典》为代表的工具书指出, 成语“超凡入圣”出自唐吕岩《七言》诗,但通过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成语“超凡入圣”的来源早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中“革凡成圣”的形式,且在历史上以众多形式存在。“超凡入圣”最初用来形容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宋代以后它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佛教扩大到道德、学问领域。 关键词:超凡入圣 来源 流变 成语“超凡入圣”,在现代规范汉语中常用于否定句,这一成语,人们说在口中,写于笔下,习焉不察,一般人很难意识到其本源在佛门。虽然一些工具书指出了该成语的来源,但对其出处及意义的解释却存在分歧。 对于“超凡入圣”的意义和出处,几部有代表性的辞书解释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汉语大词典》和《中华成语大词典》(向光忠、李行健、刘松筠主编)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唐吕岩《七言》诗:“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谓脱离凡尘,修道成仙。后多指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庸的境界。 《词源》和刘洁修主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成语源流大词典》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景德传灯录·一八·福州鼓山兴圣神晏国师》:“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越平常,进入圣域。后多指修养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辞海》《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成语语源典故词典》(陈国弘编)、《古今成语词典》(郑宜沐编)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且看圣人是如何?常人是如何?自己因甚便不似圣人?因甚便这是常人?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谓修养已登峰造极,超越凡庸达到圣贤的境界。也形容诗文的高妙。也作“入圣超凡”。 一、“超凡入圣”的来源 关于成语“超凡入圣”的来源有五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源自唐吕岩《七言》诗:“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持这种观点的有《汉语大词典》和《中华成语大词典》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八:“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十八,51/351a) 持这种观点的有《词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和《成语源流大词典》等;第三种观点认为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圣,出生离死。”(十八,51/344c)持这种观点的以《成语词典》为代表;第四种观点认为源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持这种观点的有《辞海》《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和《古今成语词典》等;第五种观点认为源自于宋《五灯会元》:“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一七,80/363a)持这种观点的以《汉地佛书》为代表。 以上说法分别涉及到了中土文献和佛经文献,“超凡入圣”最早出自何处,是源自于中土文献还是佛经文献,这是需要考证的···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