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3期).docx

  • 0
  • 0
  • 约1.12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 作者:刘春蕾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 一、潜显理论 潜显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语言学理论,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科学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王希杰在《汉语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中提出:“我们可以把语言的世界分为显性的世界和潜在的世界两个。所谓显性语言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并且得到社会公认的那个部分,是我们大家都习惯了的东西。所谓潜在的语言世界指的是,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和组合规则所构造和组合起来的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的总和。但是它们还没有被这个语言社团所利用和开发。”按这个理论来讲,语言包含两方面,一是显现的一面,二是潜在的一面。显,是显现在表层的、现实的状态;潜,是潜藏在深层的状态。而且语言潜在的一面要比显现的一面大得多、广阔得多,显现的只是冰山一角。显词潜性化和潜词显性化是词汇发展的规律。王希杰先生指出:新的词语和新的语法规则的出现,其实就是潜性语言现象的显性化。 潜性转化为显性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不可预测的和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指那些相对来说猛然或平空就出现的,它总是随机发生,但也总是昙花一现,除非是使用者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否则一般不能进入到规范的语言系统中去。如儿童总会说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词语,像我的孩子五岁时“发明”的“包文儿”,虽然他说过很多次,经他解释,也具有相关的语义,但是除了家庭成员,其它人并不理解。并且在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他对语言的理解,这个词也就不再使用了。其它如邻居的孩子有“麻不西”“马金”的说法,这些听来极生疏的词语,有的发明者可以很明白地解释出其意义,有的连发明者也不能解释,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至于为什么产生这些新语言现象,其产生的理据究竟是什么?这种随机和不可预测的造词方式,是不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呢?看来只能由专家们从认知、思维以及使用环境来进行推测了。 可预测性的是指以现有的语法和词汇为蓝本,以人们的认知、文化、思维方式等为基础,通过重新组合或引入外来语言或方言创造出新的语法规则或新的词语,从而实现潜性显性化。因为这种创新总是有认知、文化、思维的理据性,所以相对来讲具有很大的可预测性,就语言的规范性来看,也更容易把握一些。如“副词+名词”结构,储泽祥、刘街生(1997)提出副名结构的出现是由于名词的细节显现,认为在概括词义的过程中,名词有许多细节被概括掉了,而具体应用时又必须恢复其个别细节,为了填补空缺,副词在该结构中就只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这就揭示了副名结构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并承认了其合法性。潜显理论注···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