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docx

  • 0
  • 0
  • 约1.91千字
  • 约 11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 作者:石开斌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4期 摘要:费斯克在吸收了众多理论家的观点和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快感—权力—意义”的总体逻辑,独树一帜地阐述了自己大众文化理论。然而他的大众文化理论涉及的大众文本观——权力与抵制、结构与实践等,已经超出了大众文化研究本身,深入到了微观政治的领域中。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既为大众文化起了正名的作用,又不适当地扩大了大众文化的抵制意义。 关键词:费斯克;微观政治;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4.027 大众文化理论家费斯克在研究大众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大众文化理论。然而通过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吸收巴赫金、巴特、福柯以及德塞都等众多理论家理论的基础上已经深入到微观政治领域。一方面费斯克认为由于大众对大众文化的参与,特别大众对大众文化文本的解读中是随心所欲的,而不是某种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强制统治,从而在微观领域对抗着霸权。另一方面,费斯克认为由于大众文化是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微观方面的描述,这是对规范权力的规避和抵制,这已经深入到政治的微观领域。但是,目前对于费斯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大众文化理论上,对于其大众文化中的微观政治思想则缺少客观的介绍和研究。为此,对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是一种理论需要,也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费斯克微观政治思想的内涵 约翰?费斯克认为:“文化(及其意义和快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因此它具有内在的政治性,它主要涉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权力的分配及可能的再分配。”[1]2同样,费斯克也强调大众文化的政治功能。“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有些大众文化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而来的。在社会控制之外始终存在着大众文化的某种因素,它规避了或对抗着霸权力量。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系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些意义对从属者而言颇有益处,但并非是主流意识形态所钟意的那种,这场斗争的胜利,不管它是怎样地稍纵即逝,也不管它受到怎样的限制,最终总会能够创造出大众的快乐,因为大众的快乐始终是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1]2。可以看出,费斯克强调大众文化是从属者自己创造的,它产生于从属者内部和底层,而不是外部和上层,反映的是一种从属者对抗霸权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是一种涉及种族、性别的微观政治文化[2]。 其实,费斯克在对大众定义中就已经开始了其微观政治转向。费斯克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大众、大众的、大众力量是一组变动的效忠从属关系,……于是我用‘大众’这一概念,来指称这一组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3]23这里费斯克已经表达了大众的涵义是一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不是无法抵挡的意识形态体制下的无援无助的主体,而且这种社会效忠从属关系是对抗强权式的帝国主义。所以,在费斯克意念中大众与国家基本上是敌对的。而其形式就是“大众式对抗”。因为“它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大眾层理其利益必然与国家利益相冲突,而且他们决不让支配的力量在进行控制时,感到放松或安全。虽然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去推翻权力集团,但他们的确让权力集团常常感受到压力,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对抗性生机勃勃、毫不妥协”[3]168-169。所以费斯克的大众定义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微观政治的权力主体——大众。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众文化中政治权力运作——抵制和对抗,费斯克指向了大众文化文本。他认为文本有“读者式”倾向与“作者式”倾向之分。“‘读者式文本’吸引的是一个本质上消极的、接受式的、被规训了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倾向于将文本意义作为既成的意义来接受。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本,易于阅读,对读者要求甚微。与此相对的是‘作者式文本’,它不断的要求读者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出意义。‘作者式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建构。这种文本理解更难,更具先锋性,只对少数人有吸引力”[3]111。这里费斯克已经充分地表达了文本的政治意义,一是统治者规训的意义,一是大众的创造和反抗意义。显然大众文化作品并没有强制性的机制加以诠释,大众可以随着自己的感受加以解读和理解,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大众文化读本。一种解读,就···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