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求知导刊》(2016年3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求知导刊》(2016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 作者:朱志文 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3期 摘 要:良好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尤其是对于平时没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后进生,这类学生往往是劳动与技术课上最活跃的、最具创造性的。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地域资源;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1 一、认识课程特点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以往的“劳动课”不一样——课程的性质和理念不同,根据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这门课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综合性。劳动技术课程需要学生运用数、理、化、生、美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升综合应用的能力。它融人文、科学、技术于一体,它涉及设计、材料、工艺、环境等技术领域。 第二,实践性。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最大特点。任何技术知识、技术操作的形成都不可能脱离学生亲身的操作活动体验。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通过技术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第三,创造性,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课程,它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创新应用等较多空间,有利于唤醒、激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探究 1.利用地方资源,挖掘人文教材 根据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创造性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人物教育,在学生操作实践的同时进行横向、纵向联系,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浙江省永嘉具有千年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丰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资源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乐器:利用野果晒干穿孔。纸艺:利用纸张进行剪纸(如喜字等)。泥土:昆剧人物的塑造。这些本土技艺很有特色,课堂上有效利用这些是极好的。 2.了解历史文化,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 不仅要深入家乡的文化,更要深入民族文化。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不胜枚举···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