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方言“给”字句研究-《现代语文》(2018年4期).docx

  • 0
  • 0
  • 约6.12千字
  • 约 131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平罗方言“给”字句研究-《现代语文》(2018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13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平罗方言“给”字句研究 作者:张婷 陈保亚 来源:《现代语文》2018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对兰银官话银吴片平罗方言中的“给”字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给介词给动词给助词”的形成机制。通过与兰银官话其他方言的比较认为“给”在平罗方言与兰银官话其他方言中存在差异。参照“给”的语法化研究,“给”字句的部分来源呈现出汉语内部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平罗回汉民族使用“给”字句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其差异表现出“给介词给动词给助词”这一特殊用法来源于回族汉语,并影响了汉族汉语,而回族的用法可能是受到了阿尔泰语影响的特点。 关键词:给 平罗方言 民族差异 扩散 接触 一、引言 “给给给”三个“给”连用,即可单独成句,这是兰银官话银吴片平罗方言中“给”字句的一种。例如,“苹果小李给1给2给3小张了。”,在“给给给”句式中,三个“给”分别有什么语法功能,“给给给”是如何发展而来,本文将通过对平罗方言“给”字句的研究给出解释。 汉语学界对“给”字句研究已久。关于现代汉语“给”的用法,吕叔湘(1980)认为“给”分别有动词、介词、助词的用法:作为动词表示使对方得到、使对方遭受、容许、致使;作介词时主要引入与动作有关的对象;作助词时直接用在动词前,用于口语。朱德熙(1982)认为:介词“给”主要有两种。一种用法是在受事主语句里引出施事来,作用与“叫、让、被”相似。例如“房子给土匪烧了。”另一种用法是引出受益或受损的与事来。例如“他专门给人家修理电视。”“电影票他给你弄丢了。”这一类用法的“给”字常见于祈使句,“给”字后头的宾语指受益者,例如“你给我翻译。”并且“无论哪一种情况,‘给’字的宾语都可以省略。” 关于“给”的语法化问题,汉语学界存在争议但研究十分丰富。有关“给”的来源,张惠英(1989)认为是“吃(喫)”;志村良治(1995)认为是“馈”;而洪波(2004)、张文(2013)认为“给予”义动词“给”来源于上古汉语中表示“供给”的“给”。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表示“给予”的“给”最晚产生于元代,明代时使用频率开始升高,到清代开始广泛使用。(志村良治,1995;石毓智,2004)至清朝,“给介词”已广泛使用,并且包括被动、处置、与事,以及助词“给”。还有学者认为北方话的“给”是受南方官话的影响。(李炜,2004)汉语的“给”字南系官话贡献了字形、语法语义结构,北系官话贡献了读音。(晁瑞,2013)江蓝生(2000)则认为给予动词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自古以来就是使役和被动兼用。“给予”义可以作为被动、处置、与事“给介词”的基础。“给”的语法化路径为:“给动词”>“给介词”>“给助词”,并且是南北官话结合的产物。 蘭银官话中的“给”字句研究主要集中在介词和助词方面,多以兰州方言的“给给”句为例进行分析。公望(1986)以兰州方言中的“把+N1+给1+N2+给2+给3”为例,认为“给1”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介词,“给2”相当于动词,“给3”是由“给2”演化来的,虽然词义逐渐虚化,但仍保留有“给予”“施加于”的附加意义,且明显地起表示行为动作已然或将然的语法作用,大致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时态助词,且“给3”正在逐步丧失原有实词的意义而向一个完全的虚词演化并且演化尚未完成。李炜(1987)对兰州方言中给予句“N1+给+N2+V+给+N3”中的可能出现的三个“给”如“我给1他给2给3一本书”中的“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给1”有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只表示一种关系或介绍的语法意义。“给3”起到隐含的语法作用而不表示给予义。此外,李志忠(2005)通过对已有书面材料的研究,认为北疆方言中“V给”的“给”是助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单音节动词+给”这种组合格式中单音节动词几乎没有限制。姜有顺(2006)则从介词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给给”结构三种不同的介词面貌,即“给给N1VN2”的“给给”属于前置词,具有赋元作用,是题元标记,所以是否定项的默认加载位置;“V给给N1N2”的“给给”属于后置词,没有赋元作用,本身不能标记题元,只能修饰动词,强化有关题元的意义,性质介于介词和副词之间,有时甚至可以省略。如果要加载否定项,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时必须提前N2,以标记受事或与事,二是谓语动词意义必须具有[+给与]的强特征。“给N1V给N2”的“给……给”属于“强化式框式介词”,在N1V外围由前置词“给1”和后置词“给2”组成的结构,其产生过程很可能是“给N1VN2”主动吸附“V给N1N2”。薛宏武、董继和(2011)认为西北话“给”字句的特征是“给”同形复现、动词“给”无双宾句及指人单宾语稀缺。其中,“给”同形复现是焦点表达的线性参数设置结果;“给”字句无双宾语及指人宾语句少,形成于“给动词”即“给0”的弱动词显性参数。此外,宋金兰(1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