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多导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docx

  • 0
  • 0
  • 约1.79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研究生多导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研究生多导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作者:曾 芳 曹 敏 唐 焱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摘要:分析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单导师模式的局限性,论述了构建多导师模式的必要性,在分析现阶段多导师模式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多导师培养模式的构想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多导师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2-0264-04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中,特别是硕士生的培养教育多采用单导师模式,即一个研究生只有一个导师,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制约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对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模式进行创新,这已成为高校与社会的共识,构建多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则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一、研究生单导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主体,是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研究生的整个学习和科研工作都是紧密地围绕导师的指导而展开,学校乃至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要靠导师予以实施。研究生不仅是跟随导师进行专业知识的研习,而且是在导师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甚至人品人格、世界观、价值观的熏陶下成长。因此,导师及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将决定研究生的质量水平。随着培养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单个导师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单一导师无法克服自己在知识结构、时间安排、科研课题等方面的限制,而且研究生很少能从其他导师那里博采众长,单一导师制已成为制约现行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这种现行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单导师模式,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下显示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一)导师精力与研究生数量失衡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多,有的学校部分学科专业,生师比甚至达到1:10以上,使导师精力与研究生数量出现了的不正常的失衡现象。研究生导师多由教授、副教授担任,他们本身就有很繁重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精力有限,加上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导师们就更是分身无术,很多导师也只是挂个名,碩士生基本上靠博士生来带。另外,在整个研究生指导阶段,导师难免有公差或私事外出,短则几天,长则经年。研究生在这一阶段就无人指导,甚至处于“放羊”状态。研究生遇到问题无法向自己的导师请教,从而导致有些急需解决的“关节点”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至于经常性的随时的师生间学术上的交流和指导则更谈不上了。 (二)学术范围面临复合指导要求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复合性特点,不断产生新的领域,增加新的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也成为研究和出成果的重点,研究生教育也不断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演进。高校将会不断增加若干新的学科和博(硕)士点。这些都对研究生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个导师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决定了其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范围必将受到冲击和挑战。 (三)“一家之言”带来学术封闭隐患 一般来说,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具有深厚的学识。但随着知识的迅速膨胀,新领域新学科的出现,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面难免有局限性。各个导师研究领域有所区别,这样他们的知识储备及研究方法都有侧重点。在多导师模式存在的情况下,每个导师都有授业、解惑的责任,研究生可以向不同导师学习不同的知识,知识的储备也能更为全面。并且研究生在全面、深入获取知识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由于多导师模式研究领域的宽泛,知识量要大于单个导师,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选择性,还可以加强个人薄弱知识领域的学习,完善知识的储备,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单导师模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来说,存在着学术封闭的隐患,导师的“一家之言”往往被强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学术上的封闭甚至垄断,很可能导致研究生“坐井观天”的狭隘和局限。 (四)理论指导难补实践研究的短板 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日渐多元化,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心应逐渐上移至博士生教育阶段,而硕士生教育的重心将不断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甚至科研院所,尽···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