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历史真实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docx

  • 0
  • 0
  • 约4.06千字
  • 约 49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历史真实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4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历史真实问题 作者:杨毅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抗战题材影视剧在荧屏(银幕)一直很活跃,但为数不少的抗战影视剧为吸引观众,显得过度娱乐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不仅表现出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而且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亦缺乏科学把握,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通过对近年来抗战题材影视剧历史真实的盘点,以及对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的分析,对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偏差进行了剖析和反思。 关键词:抗战剧;历史真实;艺术创作;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劫难。尽管中华民族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生死抗战,但由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中国社会经济不发达,国民党当局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等因素,导致“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其中死亡2100万人,负伤14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的巨大代价”[1],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尽的创伤。 自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以来,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的影视剧在我国风生水起,风靡荧屏,呈现出异彩纷呈、蔚为大观的局面。 然而,作为艺术再现形式的影视作品,本应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行的各种抵抗形式为创作题材,来真实地反映和书写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表现与反思战争以及体现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人性善恶和英雄主义的生动形象”[2],但众多的影视剧却违背历史的真实情况,将中国的抗战拍成了“神剧”,“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3]如电视剧《抗日奇侠》《箭在弦上》《黑狐》《铁血使命》《利剑行动》《敌后便衣队传奇》《向着胜利前进》《武工队传奇》等皆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历史真实之偏失 近年来,我国大陆拍摄的抗战题材影视剧已成为一种大众关注的普遍现象,其原因有二:一是抗战题材影视剧适应了宏大意识形态和民族大义的话语诉求,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为适应消费社会的需要,个性化、世俗化、人性化、传奇化、娱乐化成为抗战题材影视剧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中国电视剧的娱乐化转向,突出表现在用平民的、通俗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严肃的或重大的电视剧题材,用‘规范性’和‘类型化’的故事结构让大众容易接受,以及用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叙事方式来满足中国观众的独特审美需求。”[4]然而,在众多以抗战为题材的影视剧中,导演、编剧置历史真实于不顾,热衷于作品的艺术虚构和想象,违背了历史真实,将一场民族劫难呈现为一出险象环生、乐趣无穷的游戏,使观者无法从剧中看到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艰辛,也看不到中华民族被蹂躏、被侵略而挺身反抗的悲壮场景。当下,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的真实性和不仔细考察抗战时期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之偏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歼灭日军易如反掌。在众多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基本不顾历史事实甚至于篡改历史,对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的作战水平和个人能力给予了极大的夸张,这首先表现在我军战士能轻易毙敌将官上。在《我的兄弟叫顺溜》(第22集)中,新四军战士顺溜用狙击步枪击毙了日军华东军司令石原中将;在《亮剑》(第6集)中,八路军战士魏和尚用红缨枪刺死日军少将服部旅团长;在《绝密307》(第36集)中,八路军连长刘宏志手刃日军司令小野少将,等等。而据史料披露,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仅击毙日军将官16人。其次,这还表现在在大范围的作战中,不真实地表现我军军团的强大实力。在《雪豹》(搜狐视频第39集)中,八路军虎头山独立团特战队员几十人便全歼一个日军战地参观团二百余人;《敢死队》(第30集)中,国民党“025敢死队”队长马烽率领六名队员便炸毁了日军重兵把守的细菌弹库房,等等。而事实上,抗战时期要消灭一个日本兵绝非易事,有时还要付出多于敌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如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21旅(史称“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余人,但八路军也付出了死亡1000余人的惨痛代价。受蒋介石通令嘉奖并堪称“大捷”的新四军出山第一战——“韦岗战役”由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亲自指挥,也只歼敌30余人[5]。中国远征军在收復松山的战斗中,伤亡7763人,最终以6.2:1的伤亡比例艰难战胜日军。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共两军高级将领也十分惊人,如八路军副总指挥左权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等中共高级将领,以及国民党第5战区右翼兵团指挥兼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上将、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上将、第9军军长郝梦龄上将,等等。由此可见抗日战争之艰难,远没有抗战剧中的中国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