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戏剧中“地理存在”的三种形态-《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docx

  • 0
  • 0
  • 约3.28千字
  • 约 3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易卜生戏剧中“地理存在”的三种形态-《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易卜生戏剧中“地理存在”的三种形态 作者:陈清芳 杜雪琴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以易卜生的戏剧为例,以图式的方法作为引导,探讨文学作品中地理存在的三种形态,即“显在形态”、“偶在形态”与“隐在形态”。其“隐在形态”让其部分戏剧只是停留于对自然地理平面描写的“外形”状态;“偶在形态”使自然地理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表达人物内心复杂空间的建构之中来,从而使文学作品富有思想和艺术魅力;而“显在形态”让自然地理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完好结合,进入到了“外形”与“内质”相结合的形态。文学地理学批评提倡文学作品对自然地理的深度关注,与自然山水进行友好和谐的对话,使其与对人类精神图景的刻画相结合,从而使文学作品达到更为完美的境界。易剧中地理因素呈现的不同的状态,表明了剧作家对于戏剧艺术的追求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关键词:易卜生;地理存在;地理缺失;显在形态;偶在形态;隐在形态 中图分类号:I8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挪威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来说,亨利克·易卜生恐怕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符号,他为人们带来了大量且具有思考价值的作品。目前,中国学者对其作品的理解与关注,主要集中在《娜拉》、《人民公敌》、《社会支柱》、《群鬼》等中期社会问题剧上,虽然后期的象征剧以及早期的诗歌与诗剧研究也相继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很少有学者从文学地理学批评①的角度来对其作品作出整体评价。其实,我们能够清楚地从其作品中发现剧作家在创作的三个阶段中对于自然地理②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自然地理和地球宇宙的关注;作品中既有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描写,也有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深刻的理解,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理诗学观念。本文拟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对易卜生的25部戏剧进行总体观照,以“画地图”③的方法对易卜生戏剧进行整体分析,对每一部作品所呈现的地理因素进行简要概括与统计,通过探讨其剧作中存在的“地理存在”④的形态,来说明文學作品中的“地理缺失”⑤问题。当然,并不是每一部作品中的地理因素都表现得很丰富,也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将地理因素艺术而完美地展现出来。总体来看,易卜生戏剧的“地理存在”现象有如下三种形态:一是“显在形态”,二是“偶在形态”,三是“隐在形态”。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谈的“地理存在”,主要针对易卜生戏剧中地理因素的艺术表现形态而言⑥,也是针对其戏剧创作的整体形态而言,着重强调地理因素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 一、易卜生戏剧地理存在的“隐在形态” 易卜生的部分剧作中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关注较少,甚至“缺失”地理因素,即便有一些相关的地理因素出现,也只是寥寥数笔而没有深刻的内涵,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意象等只是一种写实性的描写,因而这些剧作中的地理存在呈现的是“隐在形态”。剧作家更多地关注事件发生与发展过程的艺术表现,注重人物内心的表达与客观事实的叙述,而缺少对具体时空的艺术化展现,因此剧作的情感表现不够含蓄,内涵不够丰厚,其审美体现与艺术传达有一定的欠缺。这里笔者以作品中地理空间建构的广度和艺术意蕴的深度作为划分标准,对易剧中具有“地理存在”三种形态的剧作作了相应的归类。 易卜生戏剧“隐在形态”地理存在作品统计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共有9部戏剧之中的地理缺失现象稍显严重,其中,第一阶段诗剧5篇,第二阶段剧作4篇,第三阶段剧作0篇;从剧情发生的“地理空间”⑦一项来看,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家中、房间或者别墅等室内空间里,而很少涉及到室外大的活动场景与自然地理空间。《诺尔玛,或政治家的爱情》是易卜生早期创作的诗剧,剧本主要通过几组人物复杂而纠结的关系,揭示挪威各种政党之间相互利用的丑陋面目;剧中没有多少对于自然山水地理的描绘,以及舞台背景的设置,即使其中有少量对自然地理的描绘,如“晦暗的密林,背景是‘挪威的山岩’;在罗汉松的阴影下,白色和浅蓝色的花儿像自由的标志和帽徽一样盛开”[1],也只是为了描述当时发生的政治事件,或者只是简单的地理因素的呈现,甚至有的时候直接将景物的内在意义表达出来,从而丢失了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想象与审美情趣。此剧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人们兴趣边缘的另类作品:对政治的批判过于直白,冲淡了作品的部分艺术和审美价值,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不是太多,所以,《诺》剧是属于阅读剧,不适宜演出,“至今未发现当时上演此剧的记载”[2]。中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在中国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对于“娜拉出走后”问题的探讨,多少年来经久而不衰;很多人认为此部作品应是易卜生最为经典的戏剧,其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心理的表白相当精彩,甚至超过了他以前创作的很多作品,最后的结局能够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然而,笔者在此有却不同的看法,认为此部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甚至在艺术审美方面还存在较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