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度”的把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docx

  • 0
  • 0
  • 约3.48千字
  • 约 38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论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度”的把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论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度”的把握 作者:喻世华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在《水浒传》中,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只有三處——高俅的发迹史,玉兰陪酒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朝四绝苏、黄、米、蔡的所指。但三处描写中两处存有诸多错误,一处则有争议。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分析,三处描写漏洞明显,经不起推敲。然而从文学虚构的角度来看,三处描写却是成功的,至少与作者的美学观念和表达的主题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致。由此观之,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真实与虚构之间“度”的把握,值得认真探讨。 关键词:《水浒传》;苏轼;历史真实;文学虚构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水浒传》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只有三处。三处描写都是作为故事的背景出现的,初看似乎寻常,深思却让人诧异:三处描写中两处存有诸多错误,一处则有争议。究竟是作者粗心所致(历史戏说),还是有意为之(文学虚构的需要)?笔者认为,实有对其作一番探究的必要。 一、《水浒传》中与苏轼有关的三处描写 在《水浒传》中,涉及到苏轼的三处描写分别如下: 第一处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出现在第二回叙述高俅的发迹史时。闲汉高俅因勾引王员外儿子赌钱,被王员外一纸诉状告发,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流浪到淮西临淮州;又被闲汉柳世权收留,后因得了赦宥罪犯的机会回到东京;柳世权将高俅荐给东京开药铺的董将士,董将仕又将其转荐给小苏学士: 门吏转报,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罢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便喜欢这样的人。”当时回了董将仕书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写了一封书呈,使个干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一见小苏学士差人驰书送这高俅来,拜见了便喜,随即写回书,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1] 17。 在作者笔下,高俅由于品行很差,被人当皮球一样推来送去,直到遭际小王都太尉王晋卿才安身。高俅的发迹非常偶然,王晋卿指派高俅给端王送东西,端王发现高俅踢球水平高,不肯放高俅回府,而更为凑巧的是“未及两个月,哲宗皇帝宴驾,无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曰徽宗……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1]20。 第二处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出现在第三十回的玉兰陪酒唱的词曲上。张团练买通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中秋之夜,张都监设家宴宴请武松,张都监的养娘玉兰陪酒唱的词曲是苏轼最为著名的曲子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那张都监指着玉兰道: “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你可唱个中秋对月时景的曲儿,教我们听则个。”玉兰执着象板,向前各道一个万福,顿开喉咙,唱一只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唱道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卷珠帘,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万里共蝉娟。”[1]399 第三处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出现在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的关于宋朝四绝苏、黄、米、蔡的定义上。在第三十九回,梁山英雄为救宋江,需要戴宗给江州知府蔡九送一封假信保住宋江的性命: 晁盖愁道:“好却是好,只是没有人会写蔡京笔迹。”吴学究道:“吴用已思量心里了。如今天下盛行四家字体,是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蔡京四家字体。苏、黄、米、蔡,宋朝‘四绝’……”[1]542 在第四十回,因这封假信本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却错用了蔡京的名讳图章,以致被无为军通判黄文炳识破。作者通过黄文炳的嘴再次明确苏、黄、米、蔡的蔡为蔡京,黄文炳告诉蔡九道: “这封书被人瞒过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谁不习学得?况兼这个图书,是令尊府恩相做翰林学士时使出来,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如今升转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1]549 上述三处有关苏轼的描写,都是背景材料,谈不上对苏轼的褒贬,作为苏轼研究者,大可一笑置之,而且小说家言,似也没有较真的必要。但《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仅仅三处涉及苏轼的描写就出现诸多错误,似又有辨证和分析的必要。 二、对与苏轼有关的三处描写的辨析 《水浒传》与苏轼有关的三处描写,从历史真实的角度看,可以说漏洞百出;而从文学虚构的角度说,作者这样处理又体现了艺术的真实。 从历史角度看,《水浒传》与苏轼有关的三处描写中两处与历史真实存在较大差距,一处存在争议。 第一处叙述高俅发迹史时与苏轼有关的描写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小苏学士究竟指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