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题技巧++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

文言文答题技巧++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题型一:断句 古代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1、通文意(四步骤) ①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②断出几个大的层次。(句首、句末虚词)③按前后顺序,边琢磨边断句 ④检查已断句部分,疑难处根据上下文推断 2、抓标志 ①句首语气词:夫、其、斯、惟、盖、盍、且夫、若夫、乃夫、凡【谨、敢、窃、请等表敬副词】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前面可断开。 ②句首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虽然然而、无论、至于、至若、是以、然则、纵使 等词前面可断开。 ③句首叹词: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 ④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继而、斯须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⑥句末语气词:也、哉、矣、乎、焉、兮、耳、耶(邪)、与(欤)、而已、也与、也邪、矣哉、 也哉、也已、也已矣、焉耳矣 3、知语法 ①知名词: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做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办法,结果如何 ②知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关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③知代词: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4、辨句式 ①利用文言句中的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准确断句 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固定词组: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孰若、至于、足以、何以、于是、然则、是以、是故等 固定句式:…者…也、为…所…、见…于…、何…之有、如…何、不亦…乎、何(以)…为、无乃…乎、可得…欤、况…乎、孰与…乎、安…哉等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5、察对话: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 言”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也是帮我们快速断句的好帮手。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明修辞:文言文是比较讲究修辞技法的——顶真、排比、对偶、反复、对比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古人行文注重对称,一般句式较整齐,且四六句居多 利用好这两大特点,我们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断句了。 7、明总分:准确判断文段的总分关系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译文】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2)小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8、懂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谥号、称谓、年号、 地名、年龄、官职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