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课件.pptxVIP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主题:责任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单元主题语文要素感受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品质。

人文主题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多篇表现革命传统的课文,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借助这些课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课文编排围绕单元主题,教材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三首古诗中,有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有企盼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还有忽闻平叛捷报的狂喜之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体现了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军神》表现出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他了”,要求写一件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意在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围绕这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练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单元主题语文要素感受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品质。

经典诵读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了解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从军行》。《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代诗人。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了解作者

请大家把《从军行》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来。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

默读这首古诗,读完后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士们身经百战,连铠甲都被黄沙磨破了,但只要不打败敌人,他们就绝不返回。穿透、磨破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边塞的风景,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然后借助插图,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吧。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读到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它们描写的是哪里的环境?西北边塞的景象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指的是青海湖,“雪山”指的是祁连山,再加上一座“孤城”以及远方的“玉门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青海湖上连绵不断的大片阴云遮暗了雪山,一座城关孤单地叠立在荒漠中,和它遥遥相对的是军事要塞——玉门关。

前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环境;开阔、萧瑟的景色描写,从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是怎么描写戍边战士的生活的?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由“黄沙”“百战”“穿”感受到边塞环境的恶劣、战争的残酷;由“终不还”体会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这两句诗中,你似乎看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看到漫天的黄沙,看到将士们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听到刀剑的撞击声、震天动地厮杀声

文档评论(0)

ch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