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回顾 回顾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docx

考前回顾 回顾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顾1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1.集合

(1)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A∪B=A?B?A;A∩B=B?B?A.

(2)子集、真子集个数计算公式

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2n,2n-1,2n-1,2n-2.

(3)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求解.

2.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及其否定

(1)全称量词命题:?x∈M,p(x),它的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x∈M,綈p(x).

(2)存在量词命题:?x∈M,p(x),其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x∈M,綈p(x).

(3)命题与其否定真假相反.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命题p:x∈A,命题q:x∈B,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3)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一化(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Δ的符号);三解(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四写(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解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要分类讨论,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二次项系数,它决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2)判别式Δ,它决定根的情形,一般分Δ>0,Δ=0,Δ<0三种情况;(3)在有根的条件下,要比较两根的大小.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1)ax2+bx+c>0(a≠0)恒成立的条件是eq\b\lc\{\rc\(\a\vs4\al\co1(a>0,,Δ<0)).

(2)ax2+bx+c<0(a≠0)恒成立的条件是eq\b\lc\{\rc\(\a\vs4\al\co1(a<0,,Δ<0)).

6.分式不等式

eq\f(f?x?,g?x?)>0(<0)?f(x)g(x)>0(<0);

eq\f(f?x?,g?x?)≥0(≤0)?eq\b\lc\{\rc\(\a\vs4\al\co1(f?x?g?x?≥0?≤0?,,g?x?≠0)).

7.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eq\f(a+b,2)≥eq\r(ab)(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的变形:

①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②eq\b\lc\(\rc\)(\a\vs4\al\co1(\f(a+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定”“等”的条件.

1.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好集合的含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lgx}——函数的定义域;{y|y=lgx}——函数的值域;{(x,y)|y=lgx}——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解题时勿漏?的情况.

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先明确命题的构成.由命题的真假求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间的运算.

5.解形如ax2+bx+c>0(a≠0)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易忽视对系数a的讨论导致漏解或错解,要注意分a>0,a<0进行讨论.

6.求解分式不等式时应正确进行同解变形,不能把eq\f(f?x?,g?x?)≤0直接转化为f(x)·g(x)≤0,而忽视g(x)≠0.

7.容易忽视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导致错解,如求函数f(x)=eq\r(x2+2)+eq\f(1,\r(x2+2))的最值,就不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求解函数y=x+eq\f(3,x)(x<0)的最值时应先转化为正数再求解.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