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干霍乱”医案32例.doc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干霍乱”医案32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干霍乱医案32例,以供大家参详。 1 观将军统兵西川,驻老木园军营时,忽霍乱吐泻,憎寒壮热,口渴便赤。诊脉浮虚数,此外感暑热湿气,内伤饮食生冷。 伤脾则泻,伤胃则吐,以致阴阳不和,清浊相干也。 宜进六和汤以甘温、辛香、酸淡调和六气,遂服二剂,吐泻顿止。 周氏患心腹绞肠大痛,上欲吐而不能吐,下欲泻而不能泻,气闷手冷,昏闷不醒,脉息微细,此中痧气阴毒,阻塞中焦,上下否隔而成霍乱。 痧毒入于气分,即用刮痧法并服宝花散,刮出满背红点,痛减神苏,随用解郁顺气之药而愈。 黄,问其因遇疾风暴雨遭凉,即患心腹绞肠大痛而不吐泻,昏沉躁乱,手足逆冷,六脉沉伏,此感受痧气阴毒、入于血分,乱于肠胃,以致升降不利,清浊相混,遂为干霍乱。 兼痧之疾病虽危急,当先用放痧法可愈。 以针刺委中穴,剌出紫血甚少,又刺十指近处出血。随以华佗危病方,令其冷热任意饮服后,神苏痛缓。旋以宝华散病退过半。 继用和胃健脾之剂调理而安。 大都霍乱痧症,毒入血分,宜针刺放血;毒入气分,宜刮出厉气。此证极重,若不用放血之法,难如此速效也。 邵,胸膈搅痛,胀急闷乱,欲吐不出,欲泻不行。按右关沉滑,系内有饮食停阻,外受寒邪闭遏。 盖邪浅者,易于行动,故见吐利;兹邪深者,阴阳格拒,气道不通,故成干霍乱,俗名搅肠痧也。 亟先用盐汤探吐。 一以去其滞隔;一以通其清气,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从泻而出,自愈。遂如法行之,得吐积滞痰涎,随用排气饮,二剂而痊。 大凡邪在上焦,伤食霍乱,痰涎气壅,胸膈胀痛等证,皆宜先用吐法,实有回生之功。 保定庆方伯,岁杪自省回旗,除夕多食肥腻酒果,忽夜间霍乱转筋,呕吐泻利,胸腹胀痛,元旦未便延医。 自服大黄丸,病势反增。 诊脉浮弦滑,系脾胃素弱,始为寒气所客,继为酒食所伤,阴阳痞隔,上下奔迫使然。 用藿香正气散加木瓜,叠服三帖而愈。 庆蕉园制军,壬午春赴浙阅武,仲夏回闽。自叹年衰不能耐劳,一路多病难支。 昨旋暑,又患寒热交作,霍乱转筋,烦渴呕逆,余曰:面赤唇焦,舌干胎白,脉浮滑数,皆由脾湿胃弱,饮食不调,内伤酒酪生冷,外感暑湿热邪所致。 即用六和汤(砂仁、藿香、厚朴、苍术、半夏、扁豆、木瓜、人参、白术、赤茯苓、甘草)去参、术,加香薷、滑石、威灵仙以调和脾胃,则诸邪自散。 服两剂证减二三,以原方去香薷、滑石,加黄芩、木通,病退过半。 惟肝脉弦数,舌燥苔黄,口苦烦渴,乃热邪传入少阳,以小柴胡去半夏、姜、枣,加花粉、知母、木通、竹叶、灯芯,服数帖乃安。 吴篪 2 张伯龙论霍乱云:岁在壬寅(光绪二十八年),余在沪上,霍乱盛行,死亡相继,其间误于医者不少。 阅报纸所载各方,皆未允当。 良由同道诸君,误于俗见,将痧之一字横亘胸中,证则干湿不辨,闭脱不分,药则香燥竞进,往往以治干霍乱之方法,投之于寒湿之霍乱,殊属张冠李戴。 不知吐泻之余,正气耗伤殆尽,焉能任此香窜辛通破耗之品,是谓虚虚,良可慨也。 按此症王孟英论之最详,而玉衡一书,亦颇详明。然于寒湿一门,二家皆未脱略。 盖吐泻不出,转筋绞肠,是为干霍乱,即俗所谓吊脚痧、绞肠痧者,是为闭证,玉衡方法宜之。 而此次时行之霍乱,则吐泻不止,变生俄顷,是为寒湿霍乱,脱症是也,与闭者症隔天渊,治法亦远于霄壤。 瘪螺者,脾气塌陷。 腹不甚痛者,正不敌邪。 汗出厥逆,目陷唇清,阳气与阴液交亡。病由伏邪感发,非尽由时疫之流传。 脉非弦大而虚,即沉伏而紧,其沉伏者,即正气垂绝之证,非闭塞不通之故也。 治以理中、四逆为正方,而吴萸、伏龙肝乃必不可少之品。 转筋加木瓜以和肝,腹痛加鸡内金,发热加桂枝,气滞加砂仁。 如药扞格而不受,则用猪胆汁一个,生和入药为引,候至冷服,以便同气相求,不再阻隔不入,一切香燥行气之味,万勿妄搀一味,以速其死。 尤禁纳粥,有一粒入口,神丹莫救之戒,即风波已平,亦须阅一昼夜而始可入食。 议方如下:黑附子四钱,炒白术四钱,高丽参四钱,炙草三钱,泡吴萸三钱,炮干姜五钱,伏龙肝八钱。 亡阳汗多,改用人参三四钱,更佳,无力者以潞党参一两代之。亡阴去吴萸,加牡蛎二两。 病重可用生附子。 药不能入,非胆汁冷服不为功。 至药味之分量,则须视病之轻重,体之强弱,以为增减。 此病来重变速,用药不当,固医之咎,然病重药轻,心存试探,而转瞬之间,病变莫救,亦医之罪也。 【张山雷评】 说理透达,立方结实,但川连不妨并用,亦寒因寒用,与加胆汁同意。 而在呕吐之时,必须冷服,方能受而不吐,如热服亦必吐出也。(《古今医案平议》) 按:寒湿霍乱宜用上方。 入胆汁冰冷服之法尤不可少。 张山雷氏云可用川连,与加胆汁同意。盖取其苦降也。 张伯龙 3 李明德,年五十二岁。 病名:时疫霍乱。 (吐而不泻、大寒似热症) 原因:以贫不能购温补食物,且年老所啖皆残羹冷饭,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