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政府补助准则的思考-《国际商务财会》(2020年1期).docx

  • 0
  • 0
  • 约2.67千字
  • 约 21页
  • 2023-06-21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对新政府补助准则的思考-《国际商务财会》(2020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对新政府补助准则的思考 作者:薛雨佳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20年第01期 【摘要】财政部2017年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后的CAS16相比旧准则在政府补助范围的界定、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变动。修订后的政府补助准则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原则,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文章从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变化与特点、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三个方面对新政府补助准则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新政府补助准则;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5 一、新政府补助准则的修订背景 2017年之前,我国企业一直采用2006年制定的政府补助准则,但随着企业的经济业务日益复杂,报表使用者对高质量财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原有的政府补助准则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如:政府补助的界定问题、政府补助的单一会计处理问题、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国际贸易中出现质疑的声音、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问题等,使得旧准则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政府补助准则实务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后的CAS16相比舊准则在政府补助范围的界定、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变动,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原则。 二、新政府补助准则的主要变化与特点 (一)新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细化 明确了政府补助的两项基本特征:1.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只要政府是实际拨付方,即使不是直接提供方,也算作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政府补助;2.无偿性。新准则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补助的界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补助的会计确认难题,界限的明晰有助于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可理解性。 (二)新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的核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2017年之前旧政府补助准则只可以采用总额法进行核算,而国际会计准则始终允许采用净额法进行核算,2017年颁布的新准则允许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进行核算。具体来说,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仅可以确认为递延收益,还可以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规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发生毁损报废的,应该将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的当期损益。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弥补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不仅可以确认当期损益,还可以冲减相关成本。 新政府补助准则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则。一方面,会计选择的增加有助于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为外部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国际趋同的政府补助准则有利于减弱国际上关于我国政府支持企业进行不正当市场竞争的质疑声音,减少国际贸易上的争端。 (三)将一部分政府补助移动到“线上”进行会计处理 旧准则规定企业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新准则做出了进一步的划分,并在营业利润之上设立“其他收益”科目,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相比旧准则,新准则将政府补助按照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与否进行了划分,体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企业经济业务实质的关注,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倡导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单一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以及披露方式,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阅读与政府补助相关的财务信息。 (四)现行政府补助准则充分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追求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具体来说,企业收到政府补助的时候,可以先计入“递延收益”这一负债类科目,之后,在合理的期间计入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这样的规定体现了资产与负债的配比,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内在一致性的追求。 总的来说,现行的政府补助准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原则,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倡导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体现了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内在一致性”的追求。 三、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 (一)“递延收益”科目的应用仍有待商榷 无论是新旧准则都规定政府补助可以首先确认为递延收益,递延收益相当于一个过渡性质的科目,待相关条件满足后,再转入其他科目。递延收益科目在政府补助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追求的内在一致性的原则,可以满足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确认与计量方面的部分要求:确认一项收益的时候,应该初始确认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