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砚式与书画-《西部学刊》(2013年10期).docx

  • 0
  • 0
  • 约2.31千字
  • 约 22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中国砚式与书画-《西部学刊》(2013年10期).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中国砚式与书画 作者:黄海涛 来源:《西部学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本文从历代砚台的实用角度,介绍了历代砚台作为为书画服务的工具,其形制流变的特点;特别是从不同时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意识角度,分析了历代砚台形制发展的背景。从而揭示了砚台发展流变的轨迹,从理论的层面,丰富了砚学、砚文化的成果。 关键词:中国;砚式;书画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尧舜圣火点松烟,磨凹心田五千年 中国的文明史、特别是中国的书画史,与砚台的发展史是息息相关的。 砚台是造型艺术的产品,历朝历代砚台的设计现象和文化现象,都有其设计文化背景。宋代理学家程颢说:“天下无一物无礼乐”,[1]说的就是万物都承载着时代的文化要素。换句话说,时代风尚决定设计定位,设计定位决定器物风格。 其中,砚台发展历程中,在造型方面有三次大的变革或高峰。 汉代,神秘化的社会风尚,砚台追求浪漫的风格; 唐代,奢侈化的社会风气,砚台追求大气的风格; 宋代,文人化的社会取向,砚台追求高雅的风格; 明清,迂腐化的社会趋势,砚台追求繁缛的风格。 物质决定意识,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与中国的材料发展史是密切相关的。从物质材料发展史来看,器物造型都与大的时代特征和物质材料特征、性状相吻合。汉代处于青铜时代末期,汉砚还具有“青铜化”的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起,中国进入到瓷器时代,砚台的造型开始了“瓷器化”倾向,即砚台造型线、纹饰线的可塑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一直影响到后代。 史前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中,彩绘文化是一个主要内容,那些用矿物颜料涂抹在崖壁、陶器和先民身體上的精美图案,应该说是史前人类的美术作品。 史前这些彩绘使用的颜料,是天然矿物颜料。这些天然矿物颜料原生状态基本为块状、颗粒状或粗细不匀的粉末状。那么,史前先民就地取材,用两块有接触面的石头对这些天然矿物颜料进行碾压和研磨,这就是最初的“原始砚”。史前“原始砚”就是具有碾压和研磨功能的美术工具。 大风起兮多少事,尽收砚堂斑管间 夏商周秦,汉字书写,以朱砂书、漆书、墨书并举,砚的形制基本延续史前原始砚。 西汉时期,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这是砚台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即由就地取材用原石磨制的原始砚,转变为按一定形制制作的现代意义上的砚台。西汉时期,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这是砚台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即由原始砚研磨器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砚台。从砚形上看,有两种类型。一是饼形砚,上附研石。二是板砚,即以长方形薄石板做底,再配以石研钮或陶研钮。东汉时期,饼形砚发展为砚上配圆雕盖、砚身雕三只附足的砚形[2]。 汉砚为什么是上述形制?砚的形制与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西汉时,墨锭尚未出现,墨成颗粒状或丸状,研墨时将墨丸置于砚中,以研石压磨碾碎,因而汉石砚沿袭先秦,多带有研石。东汉开始出现松塔形墨,研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汉代的书画作品,基本上是简牍记事,彩绘漆、帛和画像砖、石画稿。这个时期砚的体量和砚堂、砚池的储墨量都不大。即便是有“大尺幅”的作品,如漆画棺椁和大型画像石画稿,不论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没骨”法,还是线描添彩法,基本上是工匠画,是作坊式生产出来的。研磨颜料或墨,是作坊中的一个工种,专人研墨。即使是官家,书写简牍,也大都晨起命家童研墨一斗,供一天之用。 汉代的社会伦理还是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汉时审美风尚的功利性也就体现在这些承载着礼乐和神秘主义的造型、花纹等器物上了。 汉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神风、雄风(神秘、雄浑)”,神器在上、在庙,其给人的感受是御人、吓人。 刘汉政治集团的统治以“霸王道杂之(汉宣帝刘询语,《汉书﹒元帝纪》)”[3],即以暴力和权术来统治,集团成员多出于楚地,其文化风格主要是以楚文化(老庄及巫文化)与中原文化融汇而成,所表现的雄浑古拙之中,仍带有楚文化特有的浪漫气质和巫的意识。 因此,汉砚无论是硕大的三足有盖石砚还是扁瘦的石板砚,整体造型详略得当,特别是在立意上,取大势,略细节;以势写实,以静寓动。其雕刻装饰纹样普遍采用“四神兽”样、云雷样、方相氏样等纹饰,在雄浑古拙之中,飘逸出神秘与浪漫之气。神秘与规矩,抽象与写意,似懂非懂,耐人寻味。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对绘画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些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些绘画,依然是以线描为主要特点的,因而这个时期的砚在体量和造型上仍然没有脱离汉代砚的流韵。 谁家箕斗藏文胆,直叫风流逾千年 唐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绚风、民风”,唐器“在家”,其给人的感受是乐人(助人)、为人(人性化)。 李唐政治集团在政治上采取儒、释、道相合的手段进行统治,集团成员多出自陇右(其地域包括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和青海湖以东地区)。游牧的生存方式和多民族杂居区的社会状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