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方程的意义》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用字母表示数到认识方程,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教学《方程的意义》,教材上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初看这个定义我觉得很简单,就是让学生通过定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重点就是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但当我深入研究查阅资料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方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这样教学,学生也只是学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而已,对方程的本质特征并不理解,后面在应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可能就会出现有人不愿意用方程,嫌麻烦;有人不知道怎么用,不会列方程等问题。方程的思想方法学生也没能领悟。 通过课前研读教材以及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方程的本质特征是等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在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表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化归,让学生接触现实问题,学会建模,学会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 在教学中,为了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我用学生熟悉的天平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比轻重感受平衡与相等。我利用天平演示,在天平左右两边分别放置20g+30g的两个正方体(正方体上标有重量)、50g的砝码,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天平平衡这一现象。当学生完成不同的描述后,接着把其中标有30g的正方体拿走换一个重量未知的长方体,此时天平再一次平衡。让学生再次用语言描述天平的平衡状态,最后对比引导学生去用字母和数结合描述得出等式20+x=50。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用字母和数表示天平平衡更加简洁,这时告诉学生20+x=50就是方程。进而再引导学生观察方程,让学生明确方程就是在左右两边相等的两件事情之间搭座桥,用等号连接起来。当学生真正理解了方程是怎么回事后,方程的意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当然,学生初次认识方程,对于意义的深化巩固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利用天平演示不平衡现象和方程进行对比,如:40<x+10。结合之前演示的20+30=50的等式与方程对比,再次深化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学生在明确了方程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再对方程的外部特征进行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从里到外全面的。 在后面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拿到题目后会很自觉的去寻找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而不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这就说明学生真的理解了方程的意义,掌握了方程的思想并能利用方程主动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教学前的思考研究以及教学中的实践,再到教学后的反思与追踪,让我再一次体会到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有其前因与后果。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反思自己在之前的教学中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精读教材内容,深挖教材内涵,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学到“真知识”。

文档评论(0)

星火燎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教育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