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夜行船-秋思》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国维说过,一代(yī dài)有一代(yī dài)之文学。 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 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 中占着重要(zhòngyào)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第四页,共36页。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běnshēn)的发展。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wénrén)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第五页,共36页。 (2)外乐番曲的传入(chuán rù)。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gēqǔ)和新乐器也随之传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记“者剌古”“唐古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第六页,共36页。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xīngqǐ),文娱需求增加。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déyǐ)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déyǐ)大盛。 第七页,共36页。 (4)蒙古贵族喜声色(shēngsè)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xìqǔ),是为他们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 给散曲发展以一定的影响力。 第八页,共36页。 (5)外族统治(tǒngzhì),汉人受尽压迫,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qīnlíng),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第九页,共36页。 元曲(yuánqǔ)的分类 散曲(sǎnqǔ) 小令(叶儿):独立的单曲体,每首可换韵。 套数(散套):同一宫调若干曲牌,一韵到底。 杂剧 演出形式:曲文,宾白,科范。 一本四折(四个套曲),有的开头或中间有楔子。 元杂剧角色上一般(yībān)分末、旦、净、杂四大类。 一人主唱(正旦或正末) 第十页,共36页。 元曲(yuánqǔ)的体制 宫调:音乐的调式。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 曲韵:《中原音韵》,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 平仄:用字平仄较诗词更严,尤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对仗(duìzhàng):较为自由。 衬字: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一般用于句首。 第十一页,共36页。 南北九宫(jiǔgōng)与曲牌 五宫 正 宫:典雅端重,间寓雄壮(xióngzhuàng)。 中吕宫:宜用于过脉短套。 南吕宫:清新缅邈,婉转悠扬,宜于言情。 仙吕宫:同上。 黄钟宫:典雅端重,间寓雄壮(xióngzhuàng)。 四调 大石调:典雅(diǎnyǎ)端重,间寓雄壮。 双 调:宜用于过脉短套。 商 调:悲伤怨慕。 越 调:悲伤怨慕。 宫调与曲牌 宫调:限定乐器管色的高低,标志着某类音乐 风格、某类程式化的戏曲声情特征。 曲牌:隶属宫调之下,表达苦乐哀悦不同的感情。 第十二页,共36页。 诗词(shī cí)曲之比较 诗 词 曲 语言 雅 婉 俗 手法 赋比兴兼用 比兴多于赋 赋多于比兴 对仗 近体诗有固定位置,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无固定位置 无固定位置 题旨 正大闳远 狭小幽隐 尖新酣畅 功能 侧重言志 侧重缘情 侧重调侃 境界 蕴藉 隐约 显豁 效果 脉脉有情 留有余地 低徊宛曲 情余言外 穷形尽相 刻画无余 第十三页,共36页。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bùxiáng),字致远,号东篱。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早年加入元贞书会,中年一度出仕,但蹉跎岁月,困于下僚, 50岁左右归隐,号东篱。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称其为“曲状元”。 马致远 第

文档评论(0)

135****0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