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PAGE1 / NUMPAGES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合计 23 题) 1. 良好班集体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励功能、 情感功能、 培育功能。 2. 教师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我的归因偏差,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偏差。 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性目标、 防治性目标。 4. 根据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 讲授知识法可以分为讲解、 讲述、讲读、 讲演四种方式。 5. 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活动形式有: 角色活动、 表演活动、 游戏活动等。 6. 学习辅导应包含的两个方面的涵义是: 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7.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标准有描述性标准和解释性标准。 8. 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可大致分为判定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反馈跟进四个不同阶段。 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依次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0. 学校心理健康测评的功能包括: 指导功能、 发展功能、 诊断功能、 咨询和治疗功能。 11. 校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员的管理包括决策、 计划、 实施、 监督和评价等要素。 12. 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13. Guilford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4.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组成结构包括: 心理咨询室、 心理测量室、 团体健康教育室、 心理阅览室、 心理松弛室、 办公兼接待室。 15. 班主任常用的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 个别咨询和__团体咨询。 16.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形式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组织活动。 17. 学习辅导主要包括: 学习动机辅导、 学习情绪辅导、 学习能力辅导、 学习行为辅导。 18. 创造性思维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形成、 维护、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0.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活动途径有: 认知式、 情境式、 行为训练式。 21. 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估主要是对课程设置、 心理辅导课专职教师、 课程效果的评估。 22. 一项完整的测评工作由测量和评价两部分组成。 2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教育、 引导、 辅导。 二、 名词解释(合计 13 题) 1.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 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以口头交谈的方式, 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3. 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 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 分类、 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4.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 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 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5. 自我表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 推动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6. 心理测验是采用某种可以将心理现象量化或划分范畴的测验或量表来取样,然后对所测查的对象进行描述。 7.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 情感状态。 8.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0. 行为矫正法是对学生自我改善、 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与奖励与惩罚, 目的是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不妥行为, 帮助其形成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11. 面质是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

文档评论(0)

netba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