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工笔画空间表现之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工笔画的空间表现这个命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都是绕不开的。从魏晋

时期关于画面空间的只言片语到宋代画论中的洋洋大观,工笔画的空间观所呈现

出的是中国式思维的精神产物,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加入了时间因素的空间观。

本文以中国独有的空间构建思维为前提,以传统工笔画空间表现中的“三远

法”、“以大观小”、“游观”等观点为依据,以传统及当代画作为参考,以笔

者毕业创作为实践体会,从视觉和心理两个不同层面对工笔画空间观展开探讨。

本文对已有“观”的空间观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观”在其特性上具有包容性、

宽泛性,不仅仅局限于描绘视觉所捕捉到的客观景象,同时融合了思维情感等多

方面因素,基于对客观印象和空间氛围的主观营造,使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空

间,类似于中国的诗歌等文学作品,是反映大众经验世界和画者的思维、意识世

界的集中体现。

在笔者的毕业创作中,笔者不断实践和反思,进而尝试深入理解“观”,并

努力将之运用到作品表现中。通过对工笔画空间营层次、虚实、明暗三要素及氛

围的尝试和思考,笔者逐渐对工笔画空间观有了更深的体会,并逐渐追求表达不

单局限于视觉层面的空间,而是营造能够表现思维、情感等多种元素并存的空间。

关键词:工笔画空间;思维;观;

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引言1

1绘画空间观之流变2

1.1“三远法”之空间观2

1.2“以大见小”之空间观3

1.3“游观”的空间观4

2工笔画空间表现手法6

2.1视觉空间之远6

2.1.1虚实相济6

2.1.2明暗对比8

2.1.3层次递推10

2.2心理空间之远11

2.2.1空间的“知觉”11

2.2.2空间的“想象”12

3“观”对本人毕业创作的空间表现14

3.1人物画空间14

3.2花鸟画空间20

结语24

参考文献25

附录26

致谢4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2

III

“观”—工笔画空间表现之探析

引言

绘画中的空间是指在绘画中将物体排列所产生出的前后、左右关系。绘画作

品通过不同的空间营造,能够反映出创作者的情绪和思维意识,是将观者更好带

入画面空间,感受画面氛围,了解画作传达内容的方法之一。工笔画的空间扎根

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之上,其表现出的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断变化的思维

意识,这是工笔画空间观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画家对工笔画空间的表现既继承传统的空间观,

又吸收西方绘画对空间的认识和表现。由于笔者硕士期间主攻工笔画,在当代中

西美术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工笔画空间表现呈现出多样的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但笔者发现在众多形式的背后,始终与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观所强调的精神含义互

为表里,只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借鉴、吸收、融汇贯通。这其中与国人善于去其

糟粕,取其精华的思维模式有着莫大的联系。工笔画空间所表现出的活跃和格局

让笔者流连忘返,以至对工笔画空间的营造产生浓厚兴趣。

第一章以传统工笔画空间表现中的“三远法”、“以大观小”、“游观”等

观点为立足点,结合与空间相关的著作、论文等材料,对传统绘画的空间进行了

探究,总结出中国画空间观——“观”的思维模式。第二章从视觉和心理两个层

面展开。视觉层面围绕营造空间观的三个关键因素:虚实、黑白、层次展开;心

理层面围绕空间的“感知”、“想象”展开,结合古今作品进一步论述,挖掘工

笔画空间观的本质及表现方法,并分析与“观”的紧密联系。第三章以笔者毕业

创作为实践依据,对前文空间的表现手法及“观”的空间观在创作中的表现与思

考。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