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点精讲、习题详解、考研真题.pdf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点精讲、习题详解、考研真题.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配套辅导资料。本书遵循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11章,每章由四部分

 中国出版 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 知识结构导图 12.2 考点难点精讲 考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比较合适的速度增长。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贸易赤字和盈余的变动、利率和汇率的变动等。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如表12-1所示。 表12-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比较 (3)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如图12-1所示。 图12-1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框架 【名师点读】 本考点为基础考点,考生需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整个理论框架,熟记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这些都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宏观经济学的必要准备。此外,考生应学会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找出它们异同点,这将有助于考生整体把握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考点2: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①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其基本公式为:GDP=C+I+G+(X-M)。 其中,C表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I表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公债利息;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X-M就是净出口。 ②收入法(或成本法)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基本公式为: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其中,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名师点读】 本考点比较基础,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考生应加以重视,牢记GDP、GNP的区别以及GDP的核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有名义和实际之分,其差别可以用来反映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的程度。本考点主要以概念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相关考研真题如下: 1.【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GDP)(厦门大学2014研) 2.【概念题】国民生产总值(GNP)(四川师大2015研;武汉理工2013研) 3.【概念题】转移支付(大连理工2018研;北师大2013研) 考点3: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中讲的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实际上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2-2所示。 图12-2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名师点读】 本考点为非重点知识,但考生不应掉以轻心,如201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就针对不同指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考查。 【计算题】某经济体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显示(单位:亿美元):净出口150、净投资1250、储蓄1600、资本折旧500、政府转移支付1000、企业间接税750、政府购买支出2000、社会保险金1500、个人消费支出500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0、公司所得税为500、个人所得税为800。请计算:GDP、NDP、NI、PI和DPI。(武汉大学2014研) 考点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内涵 ①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是一种定义的恒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 状态。 ②该等式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 ③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 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也不相同。这就会形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 (2)不同经济社会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①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经济的恒等式:I=S。 ②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的恒等式:I+G=S+T,或I=S+(T-G)。 ③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经济的恒等式:I+G+(X-M)=S+T+Kr。其中,S表示居民私人储蓄,(T-G)表示

文档评论(0)

scdzs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