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3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有关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有关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郝玉珍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汲取历史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随着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针对初中历史创新教育进行几点简单的探讨。 初中历史 创新教育 思考 创新型人才 在我国的初中历史课堂中,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知识的特殊性,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古老的历史知识无法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探析,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被老师大量地占用,学生缺乏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新时期,需要不断加强对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才能够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进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 当前的历史课堂中,大量的时间被教师所占用。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而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使得课堂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有的历史教材中提出可实践过程,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以考试作为前提,讲某些知识作为考点进行重点讲解,而另外的知识则一笔带过,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也使考试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进入到历史的学习中。 2.教学手段滞后 在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想要面面俱到,则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的过于详细,学生根本没有消化和思考的时间。···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