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趋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11期).docx

  • 0
  • 0
  • 约3.01千字
  • 约 30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高职专业趋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11期).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高职专业趋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作者:沈文明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 摘要:高职学生就业受到专业结构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重影响。通过对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趋同分析,发现专业设置趋同缩小了同类院校间的专业差距,促进了大区域性、分散式的就业格局,但却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弱化了与本地经济互动;专业结构趋同塑造了行业办学大方向,但却容易导致相同专业很难充分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要形成理性认识,应避免简单“移植”办学模式,坚持专业结构差异化是学生充分就业的基本保障,坚持区域性与跨区域的就业办学定位,保持院校之间的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1-0074-06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就业涉及多个方面的信息研判,从学生个体来看,专业能力、职业定位、求职技巧等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供给关系影响整体就业形势变化,学生就业策略也要求随之调整;从高职院校来看,专业作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重要载体,就业质量不仅与专业的热门程度有关,还与专业开设的规模以及提供专业教育的有效资源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和研究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从培养入口端加强科学设计,重视专业设置对学生就业产生的预期影响,统筹推进专业结构与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 一、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的关系 专业设置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对专业发展、办学特色、服务面向、就业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1]。专业设置遵循动态性和发展性原则,专业设置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资源支持,才能开展专业教学和教育管理,如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工作。专业的新增与退出,不仅受到学生就读意愿和规模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外部就业环境制约,同时也与学校特色定位发展方向分不开。这些因素左右着专业的“生存”地位,其本质上与专业的内在属性和社会功用相关。一方面专业设置能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表现为通过专业培养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内在潜能,促进个人理想与学业发展目标的匹配性;另一方面专业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状况,学生通过专业教育,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能够实现有质量的就业。 专业作为一种知识分类的单元,有其自身的学科逻辑和发展规律。专业设置的两种发展趋向:一是特色专业发展,这与院校的办学历史和规划有关,其形成过程是通过市场分析反复研究,基于就业导向,在某一专业(群)形成共识,然后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经过长时间的重点建设和目标聚焦,逐漸积淀形成特色专业,此类专业在行业企业里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成为体现院校特色发展的亮点;二是普通专业发展,与特色专业相区别,此类专业在缺乏足够内外资源情况下,又缺乏系统的组织建设,将导致出现“不温不火”甚至部分专业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困境。这两种模式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从资源投入角度来说,专业设置反映了学生培养过程的诸多要素,尤其是专业(群)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和可持续性投入前提下,这是专业能否形成特色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专业到专业结构的布局,反映了高职院校在某一类行业的积累和优势,因为任何专业的设置都需要与之相应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具有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前期大量的调研和科学认证才能确立;相反,盲目开设不具备办学条件、与原有专业结构在专业类别、专业大类关系疏远、不紧密的新专业,就很难在原有专业群上保持联系,起不到辐射作用,也很难获得其他相关专业的支撑,也挤占了原来应重点发展的专业或专业领域的资源配置空间[2]。实际上,这种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如果与院校办学的主体目标不一致,缺乏相应的后续政策支持,容易造成专业力量单薄,制约了学生专业培养质量,显然此类学生在社会化的就业环境中很难实现有质量的对口就业。 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招收的学生学业水平,还取决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性和创新性,更取决于学生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从社会服务的角度来说,学生能否在行业内就业并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者说提高就业质量,既要立足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专业能力,也要考虑到地方经济对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一方面专业培养要切合学生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专业综合素质,走向劳动力市场能够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