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与行动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11期).docx

  • 0
  • 0
  • 约3.56千字
  • 约 3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与行动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11期).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与行动路径 作者:崔晓慧 朱轩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 摘要:在工具理性的长期影响之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停留在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层面上,“单向度”和“低质量”的服务输出难以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得优势与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确立全新的教育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前提,以优化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厚植文化底蕴为灵魂,以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保障,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1-0058-05 人工智能作为工业革命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1],极大改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学习与交流、获取信息及娱乐方式,以近乎颠覆式的方式改造人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世界。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使用并不能自动引导教育本身的“内延式”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构建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必然与时代要求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30万,其中‘人工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极其稀缺。” [2]人才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及产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高速發展的智能技术环境中进行精准定位,与时俱进地推动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便成为关键。然而,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点基本停留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数量的外延层面上。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时代,这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因此,促进发展范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引领人力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 (一)历史必然:外延式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局限 受实用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基本还停留在外延式发展阶段,在教育逻辑上体现为:为快速适应技术带来的职业岗位技能的变化,单纯地改变教学内容推动学生朝着更加符合从业需要的方向发展,将教育过程简化成岗前培训,是一种“快餐式”的市场化教育模式。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岗位知识与技能,而非开发学生的实践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虽能在短期内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型人才,但不利于践行高等职业教育高教性和职教性相统一的要求。外延式发展具有较强的功利倾向,其局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机械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会造成社会创新意识的萎缩;二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学生生命、心灵、精神、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沦为技术社会中“单向度的人”,陷入“工具奴役的状态”[3]。 (二)时代要求:人工智能时代呼唤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以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使工作岗位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高度智慧化”[4]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容器”,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但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智慧,因为它无法进行“自创生和意义建构的判断”[5]。因此,分析、评价、创造等为代表的高阶认知思维成为智能时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挑战,要全面提升师生的“思维”能力。以知识和技能掌握为目标的外延式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智能时代的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亟需摆脱实用工具主义的束缚,回归教育的本质——促进人智慧的生长和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就教育实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需要超越一般教育意义上的通用素养和认知能力,赋予教育对象新的内容和取向。具体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要超越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和操控技术的能力,围绕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充分发展教育对象的成长型思维和学习的远迁移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文化敏捷性”[6]等高级认知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为教学对象创造一个有创意的学习和生活场所,确立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挖掘和发挥其内在潜能和内生发展动力,使其能主动开拓未来职场的发展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也是人机共生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先的就业岗位被不断冲击。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导致45%的工作被自动化机器所替代[7]。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该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