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辽宁教育·管理版》(2017年4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辽宁教育·管理版》(2017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郭秀红 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7年第04期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固定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具有双向性,包括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接受与遵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接受,不能有冒犯和不敬,师生关系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接受并且跟着教师去发展,让自己得到知识的进步和身心发展,如果学生素质较高,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会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需要发生改变,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二、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及成因 从目前来看,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人们常说“师道尊严”,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内心感受,教师用严厉或者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完全人格的存在,存在的误区就是“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话语权,出现较多的问题是教师侵犯学生的利益,比如体罚学生,有些教师甚至侵害了学生的健康。这些问题主要是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未成年人没有尊严和存在感。 师生关系具有固定性,一旦形成,将在教育过程中较长时间保留;师生关系具有互動性,对学生成长和教师提升都有双向促进作用;师生关系还有渐变性,不同执教理念的教师与思想素质的学生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不断互相促进,会显示出不同的德育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民众意识也开始不断觉醒,“伴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社会给予师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整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生是参与接受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