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pdf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考点-五类文言实词 一、一 多义 在文言 中,一 一个 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 文 词多义的情况很多 ,同 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 “ ” “ ” 是另一个意义。-般地说 ,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 一 定的联系 。 例 如: 鄙 。 鄙 原意 为 “ 边邑 ” , 边填自然 “ 偏远 不起 " , 从而受到 “ 轻视 " ; 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辞, 如 “ 鄙人 ,\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我 们可 以从理解词的本 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 的其他的义项。 二、古今异义 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在发展过程中,只 有少量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的词义己经发生 了变化。例如: “ 布衣 ” 的古义:平民。 《出师表》: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现代汉语 中 “ 布衣 ” 的意义:用布做的衣服。 我们把古代汉语中这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 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 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 ” “ ” “ ” “ ” 如 皮 ,本 义指 兽皮 ,现指 植物动物表面的 - 层组织 ,如 树皮 等 。有 利用 通感方法扩大的,如 “ 甘 ” ,本义是 “ 美 ” “ 甜 ” ,现在除了 “ 味美 ” 之外,还有 “ 心里乐意 ” “ ” “ ” 的意思, 如 心甘情愿 。由只表某一事物 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 的,如 秋 , “ ” “ ” “ ” 泛指 秋天 ,后扩大到指 一年 ,如 一 日不 见, 如隔三秋 。由专名扩大到通 用名的 , 如 “ 江” “ 河 ” ,原指 “ 长江” “ 黄河 ” ,现指 “ 一般的 大江大河 ’\ (二)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表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 “ 金 ” ,古代泛指金属, “ 金就册则利 ’p ,现在专指黄金; “ 谷 ” 古代泛指庄稼粮食, “ 始播百谷 ” ,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 “ 臭 ” 古代指各种气味, “ 其具如兰 ” “ 乳 臭 ” ,今天专指与 “ 番 ” 相反的气睐。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三)词义转移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 由原来表示的一种对象转移为另外一种对象, 这就叫词义转移。 如 “ 币 ” 古代指礼物,现在指 “ 钱 ” 。 “ 涕 ” 古代指眼泪,今指鼻涕。 “ 劝 ” 古指鼓励, “ 劝学 ” “ 劝农 ” ; 今指规劝, “ 劝他不要吸烟 ” 。“穷” 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 “ 穷 则独善其身 ” ;今指贫穷。“ 丈夫 ” 古指男子,“ 古者丈夫不耕" ;今指女子的配偶。 “ 牺牲 ” , 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 “ f四牲玉息弗敢加也 ” ; 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 流血牺牲 ’\这都 是词义发生转移的表现。 (四)词义感情色影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 “ ”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认证主体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