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案例导入;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自1981年被发现至今30余年,肆虐全球。目前全世界有3690万人感染艾滋病,死亡人数达到12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中国有超过125万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艾滋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措施,又该如何防控?;艾滋病英文简称是AIDS,它是由HIV病毒导致,全称是: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和破坏T淋巴细胞。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呈现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的表现,以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特征。 本病预后不良,主要死因为机会性感染。;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类细胞群,相当于“人体安全防卫体系”中的主力军,依据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及功能特征,可将T淋巴细胞分为CD4细胞、CD8细胞等多个“小部队”亚群。其中,CD4细胞的作用相当于该主力军的“指挥部”,而CD8细胞就是“主战部队”。?;1.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后者尤为重要。 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2.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均可传播,以患有性病或男性同性性行为危害性最大。 ;2.传播途径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注含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或静脉药瘾者共用针头可传播;应用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被污染的针头刘伤或破损皮肤意外也可造成感染。 ;2.传播途径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居多。 静脉吸毒者、 同性和异性恋者、配偶一方是HIV感染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治疗者以及父母感染HIV儿童是高危人群。 4.流行特征 本病无季节性,流行主要与社会发展状况、人员交往、人文习俗、卫生知识及预防措施等有关。 1981年美国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播。;1.休息与活动 ①病室安静、舒适,艾滋病期病人血液/体液严格消毒隔离,以防机会性感染。 ②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症状减轻后逐步起床活动。;密切观察发热的程度,注意有无肺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黏膜等感染的表现; 检测各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 注意有无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师,积极配合处理。;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进行对症处理。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长期腹泻者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若有呕吐,遵医嘱给予止吐药,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病人衣物及床单清洁。;注意观察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 因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等常有骨髓抑制等反应,用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故在用药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给药,定期复查血象,当中性粒细胞<0.5×l09/L时,及时报告; 长期用药还应注意是否出现耐药,停药或换药后反跳现象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期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因病情重、预后差,加之心理上的压力、身体上的痛苦、经济上的困难而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和悲观的心理;也担心疾病传给家人或怕遭家人的遗弃而产生绝望或犯罪感。 社会上对HIV感染者的歧视也会殃及家庭,使其也会背起沉重的心理负担。 应充分尊重和理解病人,多与之沟通;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建立自尊和自信。;1.疾病知识宣教 2.心理指导 3.作息指导 4.饮食指导 5.性行为指导 6.出院指导;评估时应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艾滋病病人接触史,尤其注意性接触史; 有无输血或血制品治疗史及静脉药瘾史等。;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类型、感染途径,机体的免疫、营养、生活习惯和医疗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经2~10年发展为艾滋病。 1.艾滋病分期 (1)急性感染期 原发HIV感染2~4周,病人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咽痛、皮疹、厌食、肌肉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持续1~2周后自然消失。;1.艾滋病分期 (2)无症状感染期 可持续2~10年或更长。临床上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但有传染性,血清中可检出HIV及抗-HIV抗体。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艾滋病前期,本期主要特点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两处或两处以上的淋巴结肿大,此期3个月以上。可伴持续或间歇性发热、疲乏、盗汗,体重下降,慢性咳嗽和腹泻等。;1.艾滋病分期 (4)艾滋病期 此期是感染病毒的终末临床阶段,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 ①体质性疾病:发热、乏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认证主体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