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导入情景;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急起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易造成大流行;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自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 概述;流行性感冒 概述;1.传染源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免疫力一般不超过1年,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 突然发生,迅速传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 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病原学检查 起病3天内用咽部含漱液、棉拭子或痰液进行病毒分离,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3.血清学检查 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可以确诊。 4.X线胸片 双肺絮状阴影,散在分布,近肺门处较多。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应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强调休息、支持对症治疗。 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1.控制传染源  隔离时间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2.切断传播途径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加强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戴口罩,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流感患者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1.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使有效肺组织减少、分泌物增多有关。 3.急性疼痛 与病毒感染有关。 4.疲乏 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机体能量代谢障碍有关。;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遵医嘱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奥司他韦(达菲)和金银花、连翘、黄芪等中草药,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金刚烷胺可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老年及有血管硬化者慎用,孕妇及有癫痫史者禁用。; 1.疾病预防指导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流感流行时应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会。室内环境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可选用灭活流感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 3.病人使用过的食具、用具应严格消毒处理。;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治疗要点】;ECMO;ECMO学习目标;;导入情景;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急起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易造成大流行;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自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 概述;流行性感冒 概述;1.传染源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免疫力一般不超过1年,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 突然发生,迅速传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 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2.病原学检查 起病3天内用咽部含漱液、棉拭子或痰液进行病毒分离,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3.血清学检查 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可以确诊。 4.X线胸片 双肺絮状阴影,散在分布,近肺门处较多。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应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强调休息、支持对症治疗。 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1.控制传染源  隔离时间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2.切断传播途径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加强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戴口罩,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流感患者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1.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认证主体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