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思维方式作为母语文化的心理层面,影响中介语输出,不可避免的产生母语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客观存在的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思维转换。 标签: 母语思维方式;母语迁移;英语学习;影响;对策 一、引言 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语言学的热点问题,也是争议颇多的课题。它是指学习者将母语的某个成分或结构移植到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有的是对二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正迁移,有的是阻碍和不利于二语规范化的负迁移。不仅母语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会对中介语(interlanguage)有影响,与母语相关的文化也会迁移到外语学习中,促进或阻碍外语学习的过程。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输出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用英语这门外语来展现作者的思维,观点和态度的认知过程。语言表达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的组合,更多的体现了包括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心理层次的内容。所以,英语表述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表达和语言结构。本文试图探讨汉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母语思维方式和母语文化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尤其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接受本族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人的所思所想无一不受其本族文化或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是产生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的根本原因,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障碍(戴炜栋,张红玲,2000)。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语言表达往往是受精神层面的文化影响的,尤其是思维方式这种心理层面的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对特定思维方式的反映,语言的使用体现了某种文化思维方式的特质;同时,思维方式又制约着语言表达和使用。在外语学习中,母语文化迁移不可避免,可能是有利于我们理解信息和构建知识的正迁移,也有干扰我们学习正确的外语表达的负迁移。 三、母语思维方式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有关母语思维方式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多。比如,Lado(1957)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就强调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Larsen-Freeman & Long, 2000)。但是当时的研究只涉及到语言之间的语音和语法对比,很少涉及不同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对比。 Kalplan(1966)提出的对比修辞(contrastive rhetoric)理论讨论了文化差异和二语写作之间的关系,认为母语文化思维和知识会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语篇的组织方式,修辞和“思维顺序”反映了学生的本族文化的语篇和思维模式,应和语音迁移,语法迁移有同样的重要性(Odlin, 1989)。Thomas(1983)在研究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干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分析语用失误和文化迁移理论建立了框架。 而国内学者王希墨,李津(1993),胡文仲,高一虹(1997),赵秀凤(1999),虞秋玲(2001),连淑能(2002)等通过对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汉语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关系,以及汉语的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这些研究有的是从汉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入手对汉语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的描述,有的是基于Kaplan的对比修辞理论的框架来研究中西方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篇章的影响。 四、汉语思维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中介语的影响 Kaplan(1966)认为:英语族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型(linearity),而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修辞模式呈“螺旋型”(spiraling structure)。他说东方人总是用迂回法(circular or approach by indirection),“总是绕着主题外围转,而从不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王墨希等,1993:60)。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写状语从句时,倾向于将从句放在主句的前面,因为中国人习惯的思维模式是将原因,时间,条件等放在前面,主要内容和问题放在后面。这体现了中国人“迂回型”,“螺旋型”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我国学生的英语中介语中经常出现的断句(fragments; split-sentences),主题突显结构等都可能是受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的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母语思维对英语句子写作的影响,强调跨文化交际思想,重视在教授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同时,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习俗文化也是语言教师应该

文档评论(0)

zhanghaoyu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