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86-P105 一、教材分析及优化建议 (一)纵向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解决问题。其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具体如下: 从图中我们发现本单元起到了整理巩固又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在自主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这些也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二)横向分析 1.不同版本之间比较 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版本编排的意图,我对人教版(2003和2011),浙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5个版本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图形面积的处理上,它们都是放在五年级上册,并且都是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这个过程,充分利用“转化”思想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2.人教版2003和2011版本之间比较 两个不同版本的人教版,在编排上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①2011版本多了一块综合实践,求叶子的面积(图1),通过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 ②整理与复习上,2011版本的整理与复习中(图2),多了一项学生活动。通过讨论、思考和沟通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者之间图形中的联系,强调计算公式内在的转化,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具 体如下: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不难发现5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按照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顺序将未知转化成已知进行教学。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所有的教材都是通过将新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再得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由此我认为:本单元内容是可以整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在单元起始课时,从图形的拼组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动一动,摆一摆,看一看的活动中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 ②重点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让学生经历、感受和掌握“转化”思想,接着利用转化方法,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在沟通三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后,从猜想到验证,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学情分析及整体教学思考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四年级也刚学习了多边形图形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已经有了多少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的真正难点在哪里?应该怎么教?为了更加地清楚和了解学生的起点,对四升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教学前测。 (1)前测对象:四(1)班40名学生 (2)前测时间:2021年5月下旬 (3)前测内容: 从前测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将图形进行转化,转化成功率明显不同,计算准确率也存在明显差别,在梯形上的计算上略差一点。因此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教学更应该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入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讨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转化的过程,并掌握“转化”的方法,这是学习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 2.图形的转化是学习的关键。转化不仅包括外在形状的转化,也有计算公式内在的转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将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其次,让学生感受计算公式内在的转化,在梯形的公式中,通过平移上底的一个点,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充分感受梯形公式的万能性。 (二)整合思考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做如下整合: ①单独设立一课时—《图形的拼组》。本节课基于平面图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关键内容为引领进行学习。安排图形的拼接,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感受“转化”,为后续面积公式的推导埋下伏笔。是一节新颖,富有挑战性的整合起始课。主要内容如下: 计算公式上。所以,在课前我做了一个大胆的教学思考:为何不可以从“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进行教学呢?利用梯形的万能公式,通过平移上底的一个点,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0+下底)×高÷2,然后让学生利用转化思想,自主探究这个猜测是否正确?进而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内容如下:三、单元整合(重构)框架设计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本单元进行了单元整合,对整合后的单元目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划分了课时和课型,对整合后的课时进行结构化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路径,构建整合后的教学新路径。 1.整合前后课时对比 四、重点课例设计 巧“转化”,促“深度”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操作和验证等方法,自主探究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动态变化图形,引导学生从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自主验证。 3.沟通平面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蓝郎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深一线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