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学文库-三苏文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图书在版编 目 (CIP)数据 三苏文/ 叶玉麟选注;申利校订.—武汉:崇文书局,2014.8 (民国国学文库) ISBN 978-7-5403-3453-6 Ⅰ.①三… Ⅱ.①叶…②申… Ⅲ.①古典散文-散文集- 中国-宋代 Ⅳ.①I26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4 )第135351号 民国国学文库 三苏文 出版发行:崇文书局 地  址:武汉市雄楚大街268号B座 印  制:武汉中科兴业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145×210 1/32 印  张:4.125 版  次:2014年9月第一版 印  次:2014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403-3453-6 定  价:10.00元 法律声明:本作品之装帧设计、出版、发行等著作权均受有关国际 版权公约和我国法律保护。任何非经我社许可的仿制、改编、转载、印 刷、销售之行为,我社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湖北高驰律师事务所 邱启雄 总序 冯天瑜 作为汉字古典词,“ 国学”本谓周朝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贵族学 校,以与地方性、基层性的“乡校”“私学”相对应。隋唐以降实行科举 制,朝廷设“ 国子监”,又称“ 国子学”,简称“ 国学”,有朝廷主持的国家 学术之意。 时至近代,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与来自西洋的“西学”相比配,在 汉字文化圈又有特指本国固有学术文化的“ 国学”一名出现。如江户幕府 时期 (1601— 1867)的日本人,自18世纪起,把流行的学问归为三类: 汉学 (从中国传入)、兰学 (从欧美传入,19世纪扩称洋学)、国学 (从 《古事记》 《日本书纪》发展而来的日本固有学术)。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与人日政治流亡者,以及活动于上海等地的学 人,采借 日本已经沿用百余年的“ 国学”一名,用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 化。1902年梁启超 (1873— 1929 )撰文,以“ 国学”与“外学”对应,强调 二者的互动共济,梁氏曰:“今 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 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 之大势》)1905年国粹派在上海创办 《国粹学报》,公示“发明国学, 保存国粹”宗旨。这里的“ 国学”意为“ 国粹之学” 。该刊发表章太炎 (1869— 1936 )、刘师培 (1884— 1920 )、陈去病 (1874— 1933 )等人 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训诂方面文章,以资激励汉人的民族精神 与文化自信。从此,中国人开始在“ 中国固有学术文化”意义上使用“ 国 学”一词,为“ 国故之学”的简称。所谓“ 国故”,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之故实,此前清人多有用例,如魏源 (1794— 1857)认为,学者不应迷 恋词章,学问要从“讨朝章、讨国故始” (《圣武记》卷一一),这“讨 国故”的学问,也就是后来所谓之国学。 经清末民初诸学者 (章太炎、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 黄侃、陈寅恪等)阐发和研究,国学所涉领域大定为:小学、经学、史 学、诸子、文学,约与现代人文学的文、史、哲相当而又加以综汇,突 现了中国固有学术整体性特征,可与现代学校的分科教学相得益彰、彼 此促进,故自20世纪初叶以来,“ 国学”在中国于起伏跌宕间运行百年, 多以偏师出现,而时下又恰逢勃兴之际。 中国学术素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中国学术的优势与缺陷 皆与此传统相关。百年来的中国学校教育仿效近代西方学术体制,高度 分科化,利弊互见。其利是促进分科之学的发展,其弊是强为分割知 识。为克服破碎大道之弊,有人主张打通文、史、哲壁垒,于是便有综 汇中国人文学的“ 国学”之创设,并编纂教材,进于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社会教育,其先导性教材结集,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原商务印 书馆由王云五策划并担任主编的 《万有文库》之子系 《学生国学文 库》。所收均为四部重要著作。略举大凡:经部如诗、礼、春秋,史部 如史、汉、五代,子部如庄、孟、荀、韩,并皆刊入;文辞则上溯汉、 魏,下迄近代,诗歌则陶、谢、李、杜,均有单本,词则多采五代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