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和常见意外伤害(课件)-中职《安全教育》同步教学(劳动版).pptx

第六章 自然灾害和常见意外伤害(课件)-中职《安全教育》同步教学(劳动版).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自然灾害和常见意外伤害第六章自然灾害和常见意外伤害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第二节常见意外伤害和应急救护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01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一、地震1.地震常识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形成震动、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使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的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1)震级。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增加约32倍。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2)烈度。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量度。一次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却因地点不同而不同。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为6度,石家庄、太原等只有四五度。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地震多发国家。我国地震带可划分为:①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②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③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④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⑤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⑥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2.地震的危害地震能引起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引发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致病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由倒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高空坠物等造成。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和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案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了特大地震,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震感。汶川地震破坏严重地区约50万km2,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自2009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提醒国民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的图标(见图6-1)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防灾减灾日”图标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3.地震的应对措施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但地震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包括井水、泉水异常,出现发浑、冒泡、升温、变色、变味,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现象;一些动物发生异常反应,如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在水面乱跳等。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应普及地震知识,开展地震逃生演习,使人们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自救和互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地处地震多发区,还应常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1)室内避震措施。在室内遇地震,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地震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情况下有10~15s的时间,住在平房或楼房1层、2层的人,可利用这段时间迅速转移到空旷地带。2)如果住在楼房高层或虽住平房但因行动不便不能跑出时,可立即躲到结实的家具、坚固的机器设备旁或墙根、内墙角等处,头部尽量靠近墙面,这样一旦发生房屋倒塌,可形成相对安全的三角空间,被称为“地震活命三角区”,如图所示。地震活命三角区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3)可迅速躲进卫生间等面积小、金属管道多的房间。4)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被褥、枕头、皮包等护住头部。5)迅速关掉火源,切断电源。6)不要躲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的地方,也不要躲在不结实的桌子或床下。7)跟随人群向楼下逃生时,不可拥挤、推搡或不知所措地四处乱跑。8)不要站在吊顶下面。在商场内要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等危险物。9)不要逃出后又返回房屋中取物。10)不进电梯,不在楼道停留。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2)室外避震措施。在室外、野外或海(湖)边遇地震,应注意以下几点。1)室外遇地震,应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高压线、广告牌及煤气管道等危险处。2)野外遇地震,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果遇山崩,要向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躲避。第一节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初中、高中信息科技教案、试卷、课件等教学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