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iss和3d-se序列在磁共振成像中的比较研究.docx

3d-ciss和3d-se序列在磁共振成像中的比较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d-ciss和3d-se序列在磁共振成像中的比较研究 随着mri硬件版本的快速更新,mri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显著提高。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不仅能多角度的观察细小神经和内耳结构,而且能对内耳容积等进行量化研究,为早期诊断病变提供影像依据。不同的T2加权序列如3D-CISS、3D-TSE、3D-SIMCAST、3D-FASE及3D-SSFP能极大程度地消除液体流动或磁场不均匀造成的伪影,可作为磁共振的选购件用于神经病变的检查。因此,非常有必要统计比较不同序列对脑池内神经及内耳迷路的显示能力,从而为临床病变的检查选择最佳方法。本研究对其中的3D-CISS和3D-TSE序列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1 图像分析及对比 2005年11月~2006年10月间共57例正常体检者,男3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6岁(22~77岁)。 采用Siemens公司产Magnetom Sonata Maestro Class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高分辨率3D-CISS序列(TR 12.00ms,TE 5.89ms),翻转角度:70°,单次信号采集,层厚0.55 mm,矩阵512×512,扫描视野230×230mm,无间隔扫描,不加预饱和脉冲,以桥脑延髓沟为定位中心;3D-TSE序列(TR 1500ms,TE 250ms),ETL:74,翻转角度:90°,层厚0.55mm,矩阵256×256,扫描视野230×230mm。 图像分析由两位放射专家对3D-CISS和3D-TSE图像进行盲法分析比较。从斜横断、斜矢状等重组图像及MIP图像上,对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池内段和内听道段、耳蜗、前庭、半规管及脑池段舌咽神经进行评分,成像结果被分为0~3级,0代表解剖结构不能显示;1代表解剖结构仅部分显示;2代表解剖结构图像质量良好;3代表解剖结构图像质量优。统计分析应用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前端及半规管及其它序列的成像情况 表1中列出了第Ⅶ~Ⅸ对颅神经的显示几率和关于图像质量的P-values值。面神经的脑池段、内听道近段及远段、前庭蜗神经的脑池段及内听道近段、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在两个序列中全部以100%的几率显示(图1~6);关于蜗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及舌咽神经在3D-CISS序列、3D-TSE序列的显示几率依次分别为:100%、81.2%;100%、51.4%;100%、42.0%;100%、57.1%(图5~8);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内听道段、内耳迷路、舌咽神经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3D-TSE序列;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脑池段3D-CISS序列成像质量稍微优于3D-TSE序列(图1~8)。 3 d-ciss序列的图像结构 3D-CISS序列是梯度回波序列,由两个true-FISP序列组成。true-FISP序列通过流动补偿,使慢速流动的液体呈明显的高信号。True-FISP序列对去共振效应非常敏感,尤其在磁场不均匀的情况下,磁化率的变化引起的频率移动产生条状的信号丢失。为避免这种信号丢失,分别使用交替的和非交替的两组脉冲,连续采集两个true-FISP序列的数据,这样第一组采集图像的低信号在第二组采集图像中变成高信号。对每一个像素采用两组数据的最大值成像,就得到3D-CISS图像。 3D-CISS序列采用小FOV、三维扫描,扫描层薄(我们采用0.5mm),可提供毫米级、亚毫米级的详细资料,清楚地显示IAC内的神经以及CPA和IAC内的小血管,为评价神经血管关系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使用的可选参数主要有层块厚度,有效层厚、采集方位、视野、采集次数和重建层厚等。选用较薄的层块和有效厚度能够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而不会增加扫描时间。系统允许的最小层块厚度为32mm,有效层厚太厚,重建图像会有较明显的锯齿伪影,尤其在图像放大后,太薄会降低信噪比。笔者为了进行对比,曾分别采用0.5mm、0.7mm、1.0mm有效层厚进行扫描,得到的信噪比分别为0.52、0.62、0.74,随层厚的增加,信噪比随之增加,但重建图像质量会明显下降。当层厚为0.5mm时,重建图像边缘锯齿不明显,信噪比为0.52。由于3D-CISS序列液体的高信号,脑脊液和神经的高对比,笔者认为信噪比有限度的下降对结构显示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数据采集是连续的,病人的微弱运动会显著降低图像质量。在扫描之前,一定要使病人保持较舒适的姿势且固定严格,同时叮嘱其在扫描过程中要绝对静止。3D-CISS序列的缺点是软组织间缺乏对比,即使是软组织和骨组织之间的对比也很差,故对于周围无脑脊液存在的神经(如面神经的岩骨内段)不能显示,对于某些内听道较窄的病人,由于缺乏神经-脑脊液的对比,神经轮廓的显示也不够清晰准确。 3D-TSE序列是三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