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生物防治林造林地环境特点分析.docxVIP

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生物防治林造林地环境特点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生物防治林造林地环境特点分析 采血是一种严重的有害气体污染,可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自20世纪80年代起, 以彭镇华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应用生态控制理论, 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水平上, 基于对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科学认识, 通过有效恢复重建滩地生态系统, 开展了生态控制中间寄主以达到控制寄生物、保护终宿主的抑螺防病林生态工程建设与研究, 并取得了很好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1 地带性植被类型 安徽省位于长江下游, 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流行区分布于长江两岸、皖南山区和高邮湖畔, 主要集中在沿江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地、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2℃, 大于10℃积温5 300℃, 无霜期240 d左右, 年降水量1 400 mm左右, 相对湿度80%, 降水四季分配不均, 集中在5~8月份, 春季多洪涝, 秋季少雨干旱。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林过渡类型。疫区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红壤、石灰土等。 2 立地因子的确定 立地分类必须以造林地上客观存在的立地环境本身作为基本依据。在立地环境因子中, 气候、土壤及起再分配作用的地形因子是决定性的。在同一气候条件下进行立地类型划分, 地形和土壤因子就占有突出地位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立地类型 影响立地环境的因子有很多, 但影响树木生长的决定性因子即主导因子只有几个。立地分类的主要依据即主导因子, 是从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中筛选而得, 它们能充分体现出林地的本质属性和地域分异特征。通过对安徽省沿江血吸虫病流行区低丘岗地林地环境调查, 确定立地类型划分主导因子为坡位、坡向、土壤类型。 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造林地海拔高度都在500m以下, 其地貌类型可分为丘陵和岗地。造林地位置涉及山坡、坡间洼地。山坡一般可分为上、中、下3个坡位, 但由于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 坡度变化较缓和, 且相对高差大多小于100 m, 山坡位置变化不明显, 所以山坡部位只设全坡;坡向是立地类型划分的另一主要因子, 受地貌的影响, 丘陵岗地坡向对林地温湿度调节作用也不明显, 故坡向只设全向。坡间洼地常与疫区水系相连, 是低丘岗地钉螺滋生的重要区域, 也是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建设的重点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也不相同, 适宜的造林树种也不同, 因此, 土壤类型可作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 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造林地土壤可分为黄棕壤、黄红壤、石灰土、泥沙土等。 3.2 造林树种选择 尽管造林地立地条件是千变万化的, 但它总还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而且许多情况下某些微小变化只能导致林木生长效果少许量的差别, 还不足以引起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方面质的不同。人们将立地条件及生长效果相近的造林地归并成类型, 从而可以按照类型总结推广造林技术经验, 按类型设计实施造林技术措施等。这种类型就叫做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立地类型 3.3 丘陵区立地类型及造林密度选择 立地类型划分的意义在于按照立地类型设计实施造林技术措施。丘陵全部山坡型和岗地型造林树种可选择枫香、檫木 (Sassafras tzumu)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is) 、木荷 (Schima superba)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泡桐 (Paulownia) 、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等;石灰岩丘陵全部山坡型造林树种可选择枫香、黄连木、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榆树 (Ulmus pumila) 、朴树 (Celtis sinensis) 、侧柏 (Biota orientalis) 等。丘陵坡间洼地型造林树种可选择枫杨 (Pterocarya stenobtera)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桤木 (Alnus cremastogyne)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池杉 (Taxodium ascendens)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杨树 (Populus) 等。丘陵全部山坡型和石灰岩丘陵全部山坡型林地适合培育用材林或经济林;丘陵坡间洼地型和岗地型适合培育用材和苗木兼用林或经济林与苗木兼用林。 各立地类型树种造林密度:枫香、檫木、马褂木、木荷、香樟等阔叶树1 650株·hm 整地方式丘陵全部山坡型和石灰岩丘陵全部山坡型采用穴状, 岗地型穴状或全面整地方式。丘陵坡间洼地采用全面整地方法, 整地前需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