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pptx

2022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关增建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不同学说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优缺点、历史贡献及其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2.了解我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领悟文章主旨。 3.领悟争论的本质,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探究性阅读。 把握作者观点,梳理论证思路,体会对比、比喻、类比、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表达作用及作者雄辩的语言风格。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识记重要词语,能够辨别、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本课各学说的特点,理解本文的观点,理解本篇课文的说明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探讨科学理论、思想的演变及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时 梳理、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一瞥古代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概貌。 3课时 教学难点 分析“浑盖之争”的本质,理解文章主旨。 第一课时: 1.导入 《宇宙的边疆》中说人类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诚然,人类对宇宙每一步的探索都是那么的曲折复杂,争论不断。那么,在东方,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又有什么样的争论?让我们一起学习关增建教授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写一篇读书报告 (1)了解作者 关增建,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2)了解背景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2.活动一:预习任务检测 (3)积累词语 旷世:当代没有人或事物能够相比;经历很长久的时间。 眼瞀:眼睛昏花。 精绝:精神尽竭。 重差:汉代天文学家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后发展为中国传统数学主要的测望方法。 光曜:光辉照耀。曜,照耀。 圭臬:指准则或法度。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梳理文章行文思路 提示: 第一部分(第1段):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 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四种观点。 第三部分(第10—15段):具体介绍浑盖之争。 第四部分(第16段):评价浑盖之争的作用与意义,收束全文。 阅读本文,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思路,提取重要信息,完成下表。 学说 代表人物(信奉人物) 基本观点 优缺点 历史贡献 “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3.活动二:掌握科学史的阅读方法 提示: 学说 代表人物(信奉人物) 基本观点 优缺点 历史贡献 “天圆地方”说 孔子、曾子 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 ①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宣夜”说 郗萌(记载着) 日月星辰自由漂浮在虚空中,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①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②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 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宇宙的一个新起点 “盖天”说 司马迁 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地相距8万里,日月星辰又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 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②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③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 “浑天”说 落下闳、邓平、杨雄、葛洪、祖暅、朱熹等 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①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②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更加符合观察依据;制定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盖天说与浑天说发生了哪些旷世之争?请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主要参与人物 分歧所在 争论结果(成就) 汉武帝时 西汉末年 东汉 提示: 时间 主要参与人物 分歧所在 争论结果(成就) 汉武帝时 司马迁、落下闳、邓平 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不同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