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古诗三首之《墨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古诗三首之《墨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之《墨梅》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之《墨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墨梅》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借助注释自学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但要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需教师引导。;三、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塞下曲》,理解诗意。 2.体会诗句表达的精神品质。 3.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四、说教学重难点;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五、说教法学法; 我在教学方法上不采用传统古诗教学逐句讲解诗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古诗来理解诗意,感悟人物的情感。为了让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我把课外的相关知识引进课内,使古诗教学变得 “厚实”起来。;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 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地吟出一两句吗? 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板块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洗砚池、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这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板块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 1.学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3.提问:诗人赞美了墨梅怎样的品格? 他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4.出示《墨梅》,重点学习 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 (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 (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 6.三首古诗,三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 7.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板块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心情不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