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复习资料总结-2021年精华.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虫 似蚓蛔线虫 别称:蛔虫。 成虫:形似蚯蚓,长圆柱形,头端钝圆,尾端较尖。 虫卵: 类型 受精虫卵 未受精虫卵 大小 60*45um 90*40um 形状 宽椭圆形 长椭圆形 颜色 棕黄色 棕黄色 卵壳 厚而透明,外披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 壳与蛋白质膜均较薄 内容物 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 许多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卵黄颗粒)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方式:经口。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成虫寿命:1年。 体外发育:卵-感染性卵(3W)。 从感染-产卵:60-75d。 10.离开人体阶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 11.检出率最高:粪便沉淀法。 12.最常用实验诊断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 13.体内移行:虫卵-小肠-血或淋巴-肝-心脏-肺-气管-咽喉部-肠(发育为童虫、成虫)。 14.致病:(一)幼虫致病:经肠、肝、肺移行对组织造成机械性损害,尤其是肺脏,可引起肺部点状出血、炎性渗出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二)成虫致病:1)掠夺营养;2)超敏反应;3)并发症:蛔虫有窜扰、钻孔习性,可造成机体发生胆道蛔虫症、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 15.药物驱虫:阿苯达唑400mg、甲苯咪唑100mg。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别称:钩虫。 成虫: 类型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mm) 雌虫(10-13)*0.6 雄虫(8-11)*0.45 雌虫(9-11)*0.4 雄虫(7-9)*0.3 体形 头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呈“C”形 头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呈“J”形 口囊 腹侧缘有2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1对板齿 交合伞 略呈圆形 扁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分2支,每支再分2小支 交合刺 长鬓形 一刺末端呈钩状,包于另一刺的凹槽中 雌虫尾部 有尾刺 无尾刺 虫卵:两种虫卵相似,椭圆形,大小为(56-76)um*(35-40)um。卵壳薄而透明,卵内含卵细胞。 4.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5.感染方式:经皮肤、赤足下地接触疫生。 6.感染期:杆状蚴、丝状蚴(感染期蚴)。 7.成虫寿命:7/13年。 8.体外发育:卵-杆状蚴(丝状蚴)(5-7d)。 9.从感染-产卵:4-6W。 10.离开人体阶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 11.首选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12.最常用实验诊断方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13.传染源:钩虫患者和带虫者。 14.体内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 15.致病:(一)幼虫致病:1)钩蚴性皮炎,表现为针刺、灼烧和奇痒感,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水疱,脓疱。;2)呼吸系统病变,局部出血及炎症。(二)成虫致病:1)消化系统症状,肠粘膜点状出血及小溃疡,片状出血性瘀斑。初期患者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重度感染者可排柏油样便,消化道大出血。少数患者异嗜症。2)贫血,原因有,成虫摄取;黏膜伤口血液渗出;更换寄生部位。3)婴儿钩虫病,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 16.药物驱虫:阿苯达唑400mg、甲苯咪唑100mg; 防护剂:1.5%左旋咪唑硼酸乙醇、15%噻苯咪唑软膏。 蠕形住肠线虫 别称:蛲虫。 成虫:乳白色,细小似线头状。前端有头翼和咽管球。雌虫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虫的为单管型。 虫卵:不对称椭圆形,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无色透明,卵内含蝌蚪期胚胎。为发育最快的虫卵。 寄生部位:盲肠,结肠、直肠和回肠下段。 感染方式:1)直接,肛门-手-口的自体外重复感染;2)间接接触;3)呼吸道吸入感染;4)逆行感染。 感染期:感染性虫卵。 寄居部位:肛周。 成虫寿命:雌虫2-4W。 生活史周期短:2-6W。 体外发育快:6H。 最常用实验诊断方法:肛门拭子法。时间为清晨便后。 致病:雌虫在肛周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患者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间磨牙及夜惊等症状。还可引起阑尾炎。异位寄生可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尿道炎、膀胱炎等。 有蛲虫感染的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400mg、甲苯咪唑100mg。 毛首鞭形线虫 别称:鞭虫。 2.成虫:形似马鞭,前部细长含细长的咽管。后部较粗含肠管和生殖器官。雌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肛门开口于虫体末端。 3.虫卵:呈纺锤形,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内含1个未分裂的卵细胞。 4.寄生部位:盲部。 5.感染方式:经口。 6.感染期:感染性虫卵。 7.成虫寿命:3-5年。 8.体外发育:卵-感染性卵(3W)。 9.从感染-产卵:1-3M。 10.离开人体阶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 11.检出率最高:自然沉淀法。 12.实验室检查:生理盐水直接涂片。 13.致病:1)肠炎-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贫血-头晕、四肢浮肿; 3)其他症状-脱岗、发热、荨麻疹。 14.感染源:人。 15.药物驱虫

文档评论(0)

夏威夷松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教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实用文档,个人用心整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