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引线护盖模具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套CAD图纸,联系153893706 前 言 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模具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工科类学校机械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我们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让我们掌握查阅资料与手册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CAD进行绘画.二,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模具的工艺过程. 本人设计的是一付复合模,对复合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我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得到莫老师和室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在本次设计中有很多错误,肴望老师批评指正,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本人十分感谢. 目 录 第1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2 第1.1节 制件公差要求………………………………………2 第1.2节 制件的形状分析……………………………………2 第2章 零件工艺方案的及计算的确定……………………………2 第3章 选取模具结构形式…………………………………………3 第4章 必要的零件结构及计算……………………………………4 第4.1节 排样设计与计算………………………………………4 第4.2节 各种力的计算…………………………………………5 第4.3节 压力中心的计算及确定………………………………6 第4.4节 计算凸凹模的刃口尺寸………………………………7 第4.5节 主要零件的结构,外形尺寸的确定及选材…………8 第5章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3 第5.1节 落料凹模的工艺分析及制造过程…………………13 第5.2节 落料反拉深凸凹的加工工艺分析…………………15 第5.3节 反拉深-正拉深凸凹模的工艺分析制………………16 第5.4节 正拉深凸模工艺分析、制定方案…………………17 第5..5节 各类板料的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过程………18 第5.6节 各类固定板的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方案……19 第6章 模具的装配…………………………………………………26 第6.1节 组件的装配……………………………………………26 第6.2节 模具的总装配…………………………………………26 第1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制件公差要求 该制件无公差要求,取自由公差,为IT14。 1.2制件的形状分析 该零件左右对称,转角处呈圆角过渡,易于模具加工,减少了热处理和冲压时在尖角了处开裂现象,同时也能防止尖角处部位刃口的过快磨损。 第2章 零件工艺方案的及计算的确定 2.1 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制件形状简单,对称,尺寸精度低,适合于落料、拉深复合模。若用带凸缘的落料拉深复合模,则转角处会产生剧烈变形,极度不平整,影响制件精度和质量要求,应有后续工序,即需有整形工序,故采用正反二次拉深模,不仅可达制件要求,质量好,而且经济性好。 2.2 拉深工艺计算 2.2.1 确定修边余量 查表2-34(《实用模具技术手册》)得: ?h=0, ?d=0?。 2.2.2 计算毛坯直径 料厚t=0.8,故可以按中线计算其尺寸 : D=(d12+2πr2d1+8r22+4d2h+2πr1d2+4.56r12+d42-d32)1/2 其中d4=32mm,d1= d2=d3=22mm, h=16, r1=1.5,r2=1, 代入可得:D=52.9mm 2.2.3确定拉深系数 正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拉深越容易,反拉深时,由于硬化程度小,可适当考虑减速小反拉深系数,但反拉深系数又直接影响拉深-反拉深凸凹中的凸凹壁厚,反拉深系数越大,凸凹模壁厚越小,因此反拉深系数又不能太大,因此可视情况选用d=33mm,由此确定正拉深系数m1=33/52.9=0.623,m2=22/33=0.667 2.2.4中间尺寸的确定 由6-16(冷冲模设计)得h=0.25(D2/d-d)+0.43r/d(d+0.32r) 这里,D=52.9,d=22,r=1.5, 代入得h=16.1mm 由此可得制件的尺寸确定如下 第3章 选取模具结构形式 本模具,采用上模的刚性卸料,下面采用弹簧的弹性卸料装置, 导柱、导套保证其正确间隙。初步确定其闭模高度为130mm。 装配草图 第4章 必要的零件结构及计算 4.1排样设计与计算(所有公式,出处均选自《冷冲模设计》): 4.1.1搭边值的确定 由制件为圆形件确定为有废料直排,工件间的a值及侧面a1值 查表3-10,a在1.3与1.4之间,a1在1.56与1.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