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线》 的评课.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定起跑线》 的评课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上,王峰老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确定起跑线”的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应用。根据教学目标,研究怎样能有效构建“确定起跑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自觉构建模型的意识与水平。本节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独辟探讨蹊径,放手让学生探究,在过程中感知新知,体验情感,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开课之初,王峰老师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选拔赛,让学生在自己发现了比赛中存有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发现与直道无关,就把直道拿走,只留下了左右两个弯道,再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楚、鲜明,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课堂上,王老师密切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每一问题提出,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再听取别人的意见,实行小组交流、讨论,并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数学活动中,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智慧。 当学生知道每相邻两起跑线相差规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调整了道宽,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入手,然后再解决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这些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充分参与其中,自然并自觉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当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如何去分析,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的学习要应用于生活,但是不要死搬硬套。生活中的问题很多,学生通过对400米跑道起跑线的确定,让他们能灵活的使用知识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小小的拓展练习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开发出学生的无限智慧,使学生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关于这节课也有几点不足之处。比如学生介绍第二种方法时,说不算直道,只算两个弯道组成的圆的周长的差,教师仅仅问听懂了吗?没有跟进追问,为什么能够不管直道?而是自己又重复地讲了一遍,在突破难点时能够多点几个学生说一说,给学生一点时间理解,提问时要注意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变化,要看到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关键的地方,要依据学生思维的推动对教师的设计实行即时合理的调整和改变。 在学生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的时候,因为灯光和座位的原因,有些学生看不清大屏幕,教师能够打开数学书第76页的跑道图直观地看出每条跑道之间的差异,能一下激起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避免没有数据。 本课是一节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课,通过生生或师生之间的互动解决问题,构建模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展开学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但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使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课堂上我们教会了学生确定起跑线,课后,我们也希望通过与各位老师的交流,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研究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