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郝万山太阳本病略说.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郝万山太阳本病略说 目 录 目录 1 第一章 太阳本病概说 4 一、太阳病的成因 4 二、太阳病的病位 4 三、太阳经生理体系 4 1、足太阳经 4 2、足太阳腑 4 3、太阳之气 4 四、太阳病分类和治法 4 五、度量衡与药量的换算 5 1、汉代 5 2、晋代 5 3、宋代 5 4、清代 5 5、经方剂量的换算 5 6、基本药物的剂量 5 第二章 太阳病提纲 6 一、总提纲 6 二、中风 6 三、伤寒 7 三、温病 7 四、太阳病病程时间规律 7 第三章 太阳中风 9 一、太阳中风证 9 二、桂枝汤适应证 10 三、桂枝汤的禁忌 11 四、桂枝汤的加减 12 1、桂枝加葛根汤 12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2 3、桂枝加附子汤 12 4、桂枝去芍药汤 12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3 6、桂枝新加汤 13 第四章 太阳伤寒 13 一、太阳伤寒证 13 二、麻黄汤适应证 14 三、太阳伤寒与衄解 14 四、麻黄汤禁忌(麻黄九禁) 15 五、伤寒兼证 16 1、葛根汤证 16 2、大青龙汤 16 3、小青龙汤 17 4、表郁轻证 18 第六章 太阳腑证 19 一、太阳蓄水证 19 1、五苓散 19 2、茯苓甘草汤 20 3、胃虚水停证: 20 4、太阳蓄水证小结: 20 二、太阳蓄血证 21 1、桃核承气汤 21 2、抵当汤 21 第一章 太阳本病概说 一、太阳病的成因 1、风寒外袭 2、少阴病寒盛伤阳,阳气恢复,驱邪外出达表而表现出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二、太阳病的病位 膀胱经、膀胱腑、肺。 三、太阳经生理体系 1、足太阳经 A、是全身最长的一条经,从头到脚,从项至后背,穴位也最多。 B、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 C、借助肾阳和督脉的阳气主管一身的表阳。 D、足太阳膀胱经经别散布于心,与心有关系。(所以膀胱有热,循经别上行,而扰心神) 2、足太阳腑 足太阳膀胱腑就是膀胱了,膀胱的生理功能: A、司气化:与肾相连,能司气化。 化生阳气:借助肾阳的温煦作用,通过膀胱的气化,产生阳气,称为太阳之气,通过太阳膀胱经、三焦向体表输布,具有温煦体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作用。 (《内经》:三焦膀胱者,腠理皮毛相应也) B、水液代谢:排除废水;化生津液,使津液输布上承。 排除废水:膀胱受邪,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小便少 化生津液:功能障碍则口渴、消渴、欲饮、烦渴 3、太阳之气 经络中运行的气都是阳气,太阳的阳气最多,是三阳,最强大,《内经》称为巨阳。 A、阳气的生成和布达: ①化生于下焦:在肾阳的温煦作用通过膀胱的气化产生,通过三焦和膀胱向体表输布 ②补充于中焦:体表消耗后要借助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不断的补充能量(后天之气) ③宣发于上焦:需要借助肺气的宣发才能不断均匀地布达于体表而为卫气。 太阳阳气输布于体表就是卫气,所说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当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就是太阳病。 B、功能: ①肥腠理:温养肌表,被风寒邪气所伤之后,温煦失司,就会怕冷。 ②司开阖:管理汗孔阖,调节体温。 太阳伤寒汗孔不开无汗,太阳中风汗孔不能合,出现了汗出,汗出不断。 ③卫外而为固:防御外邪。 四、太阳病分类和治法 1、本证 表证(经证) 有汗(中风):桂枝汤 无汗(伤寒):麻黄汤 适应证、禁忌、加减法 麻桂合方 腑证: 气分证:太阳蓄水 五苓散 血分证:太阳蓄血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 2、变证:失治误治发生新变化,不能用六经来命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脉治之。 3、类证 五、度量衡与药量的换算 1、汉代 (1)重量: 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石:汉代重量单位,读shì,后世是容器单位,读dàn。 权:汉代官方重量标准,用铜制成,1个铜重为12斤。 1斤 = 250克 1两= 15.625克 (2)容量: 班固《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实其龠(yuè),合龠之为合(gé),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合 = 20毫升 1升 = 2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黄耳杯:椭圆形有黄耳朵的杯子,古代的一种饮器,可以盛200毫升,即一升。 (3)度量: 班固《汉书律历志》: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一分就是一个黍米的直径,10个黍米就是1寸。 1寸 = 2.3厘米 1尺 = 23厘米 2、晋代 重量单位在两和铢之间加了分,其它没有变化 6铢 = 1分 4分 = 1两 3、宋代 晋到宋代,度量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1斤 = 600克左右 1升 = 1000毫升左右

文档评论(0)

寒山风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