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四五教材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docx

本科十四五教材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本篇论述了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三种疾病的证治。因其病变部位均在肺,故合为一篇讨论。肺痿是肺气痿弱不振,以多唾浊沫、短气为主症,分虚热和虚寒两种证型。肺痈是感受风邪热毒,致使肺生痈脓,以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为主症。本篇论述了肺痈三个病理阶段的证治。咳嗽上气,即咳嗽气逆,有虚实之分,本篇所论多是外寒内饮所致咳喘气逆、吐痰或喉中痰鸣、甚则不能平卧的咳喘病证。 一、肺痿 (一)成因、脉症与鉴别 【原文】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欬爲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 [1] ,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 [2] 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數,其人欬,口中反有濁唾涎沫 [3] 者何?師曰:爲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 [4] 燥,欬即胸中隱隱痛,脉反滑數,此爲肺癰,欬唾膿血。脉數虛者爲肺痿,數實者爲肺癰。(1) 【注释】 [1]消渴:指口渴不已,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 [2]快药:泻下峻猛之药。 [3]浊唾涎沫: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 [4]辟辟:形容口中干燥状。 【释义】 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条文从开始到“故得之”,论述肺痿的成因;自“寸口脉数”至“咳唾脓血”,指出肺痿和肺痈的主症;最后两句从脉象上对肺痿、肺痈进行了鉴别。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若上焦有热,肺为热灼则咳,咳久不已,肺气受损,痿弱不振而形成肺痿。导致上焦有热的原因很多,或因发汗过多,或因呕吐频作,或因消渴小便频数量多,或因大便燥结而使用了泻下峻猛的药物,攻下太过。以上种种因素反复损伤津液,阴虚则生内热,从而形成本病。 寸口脉数为上焦有热之象,热在上焦,虚热灼肺,肺气上逆,必然咳嗽。肺气痿弱,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反停聚于肺,受热煎熬,遂成痰浊,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吐出,此乃肺痿之特点。 若口中干燥,咳则胸中隐隐作痛,脉象滑数,咳唾脓血者,则为肺痈。肺痈是实热蕴肺,与肺痿之虚热显然有别。肺痿、肺痈性质均属热,但肺痿是虚热,故脉数而虚,肺痈是实热,故脉数而实。 【辨治思维与要领】 本条肺痿肺痈两病对举,意在鉴别。两者均有咳嗽、吐痰、脉数,但一虚一实,表现不同,不可混淆。 (二)证治 1.虚热肺痿 【原文】 大逆 ① 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10)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校勘】 ①大逆:《金匮要略论注》《金匮悬解》等均作“火逆”,宜从。 【释义】 本条论述虚热肺痿的证治。由于津液耗伤,导致肺胃阴虚,虚火上炎,肺气失于清肃,上逆则喘咳;热灼津伤,故咽喉干燥,痰黏难咳。此外,还可有口干欲得凉润、舌红少苔、脉象虚数等症。治疗当滋阴清热,止火逆,降肺气,以麦门冬汤主之。 方中重用麦冬,养阴润肺,清虚热。半夏下气化痰,性虽温,但与麦冬相伍则温而不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益气,使胃得养而气能生津,津液充沛,则虚火自敛,咳逆亦平。 本条原载于咳嗽上气条文中,故有医家认为属虚热咳喘证治,然而大多数医家认为属虚热肺痿之证治。《肘后备急方》即用本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喉燥而渴”。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注》中说:“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也。” 【辨治思维与要领】 (1)肺痿病虽属阴液亏耗,但肺气痿弱,故方中在以麦冬为君药滋阴清热的同时,又配伍人参、粳米、甘草、大枣健脾益气。方证相应,收效才会明显。 (2)本病虽属肺燥,因有内生痰浊,故方中补阴与化痰并用,但重用麦冬,少用半夏,这是配伍特点,应予重视。 (3)咳嗽气喘,或阵发性呛咳,咽喉干燥不利,欲得凉润,舌红少苔,每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均为阴虚肺热的表现。 【临床应用】 临床上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矽肺等表现为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均可用本方治疗。本方也可以养胃阴,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还有报道用此方治疗鼻咽癌、肺癌、喉癌、食管癌放疗后出现的口干、咽干、舌红少津等毒副反应,效果良好。 【医案举例】 李某,女,36岁,已婚,1982年4月8日初诊。患者水肿时起时消2年余,历医十数,用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等法,服五苓散、五皮饮、真武汤、疏凿饮子等利水方药,效果不著。经某医院检查化验,诊为“慢性肾炎”,予可地松、环磷酰胺、利尿合剂等治疗,其水肿仍时起时消。医患悉以为苦,遂商恰于我处。查患者一身悉肿,目胞光亮,面白鲜明,两颧红赤,咽喉干燥不利,频频咳吐浊沫,舌体瘦小质红,乏津少苔,脉沉细略数。细揣此案,其病机演变与病证颇与《金匮》之肺痿相似,乃断为“水肿继发肺痿”(虚热型)。拟麦门冬汤加减治之。药用:麦冬30g,太子参20g,法半夏10g,怀山药(代粳米)20g,大枣12g,白芍20g,甘草1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