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四五教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docx

本科十四五教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本篇主要论述水气病的脉因证治。篇中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及黄汗,讨论了水气病的发病机理,在治疗上明确提出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以及对于病水腹大、小便不利者可攻下逐水的治法,并重点论述了风水、皮水、气分和黄汗的证治。另外,本篇还提到五脏水和气分、水分、血分等概念及相应的证治。 一、分类与辨证 (一)四水与黄汗 【原文】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風水,其脉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脉亦浮,外證胕腫 ①[1] ,按之没指,不惡風,其腹如鼓 ② ,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脉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黄汗,其脉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1) 【校勘】 ①胕肿:《脉经》《千金要方》作“浮肿”。 ②其腹如鼓:《诸病源候论》作“腹如故而不满”。 【注释】 [1]胕(fū肤)肿:胕,通“肤”。胕肿,指肌肤浮肿。《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曰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释义】 本条论述风水、皮水、正水、石水与黄汗的主症及有关病证的治法和预后。 风水起于外邪袭表犯肺,肺气不宣,通调失职,以至于水湿泛溢于肌表,故病初有明显的表证,如脉浮、恶风、骨节疼痛等。此处虽未言发热、身肿等情况,但水湿泛溢肌肤,当见水肿。皮水与肺脾两脏相关,肺主表卫而脾主四肢,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则水停肌肤而肿势加重,症见肢体肿甚,按之没指。不恶风提示无表证,可与风水相鉴别。腹如鼓而不满,可见里湿壅聚未盛。当发其汗,为风水和皮水提出了具体治法。风水因风邪在表,发汗散邪可恢复肺之宣肃通调。皮水因水停肌肤,发汗可使水从肌表而出,亦属因势利导之举。 正水脉沉迟,提示肾阳不足,阳虚而水聚于内,上射于肺,可见腹满而喘。石水脉沉为阳虚而水停于里,又水寒凝结于下,见少腹硬满如石,故名。水聚于下,未影响到上,故不喘。阳虚阴凝,水液不循常道,故正水、石水均可见身肿之症。喘之有无,又是两者鉴别要点之一。 黄汗病以汗出色黄如柏汁为主症。因其初起有发热、四肢头面肿等,故当与风水相鉴别。黄汗病起于外受水湿,水湿留滞于肌肤,营卫郁滞,故见脉沉迟、发热而四肢头面肿。湿从热化,郁蒸营分,日久不愈,又可发为痈脓。 【原文】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 ① 上微擁 [1] ,如蠶 ② 新卧起狀,其頸脉 [2] 動,時時欬,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3) 【校勘】 ①目窠:原作“目裹”,据《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浅注》改。 ②蚕:《脉经》无。 【注释】 [1]目窠上微拥:指眼胞微肿。 [2]颈脉:指足阳明人迎脉,在喉结两旁。 【释义】 本条具体论述风水脉症。第1条强调了风水初期的表证,本条着重描述风水病的肿势。脉沉滑,为水气互结,病势增剧之象。风为阳邪,头面属阳,水为风激,留滞于胸颈以上,故头面部肿,以眼胞肿最为明显。《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肿势波及全身后,可见四肢肿而按之凹陷不起。风水影响肺而见时时咳,水湿侵及肺胃而见颈脉动。 【原文】 太陽病,脉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爲風水。惡寒者,此爲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爲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 [1] ,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爲黄汗,痛在骨節。欬而喘,不渴者,此爲脾脹 ① ,其狀如腫,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4) 【校勘】 ①脾胀:《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要略心典》《医宗金鉴》等注本均作“肺胀”,宜从。 【注释】 [1]周痹:病名,以全身上下游走性疼痛为主症。 【释义】 本条进一步讨论水气病的脉症及治法。风水与感受外邪有关,故病初类似太阳伤寒,见脉浮而紧、恶风、骨节疼痛等,如本篇第1条所述。此处又强调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可理解为水湿浸淫肌肤,所伤之处不同。病在表而未化热则不渴。风水的治疗当用汗法宣散,但有虚象之人,汗之太过,可见恶寒之症,此为阳气损伤之象,临证时应当加以注意。 皮水因无外邪,故不恶寒。水为阴邪,属寒,一般当见不渴,但水停日久,津阻气滞,也可见渴。 黄汗由寒湿阻滞于营卫而成。湿滞肌肤,阳气不行,可见身肿而胫冷,状如周痹。阳气郁遏于胸则见胸中窒,寒湿影响于内则见不能食而聚痛。寒湿阻滞,阳气被遏,傍晚时更难舒展,故曰“暮躁不得眠”。寒湿流注于关节,故见骨节疼痛。 肺胀之病,内有停饮,外受风寒,肺失宣肃,咳喘是其主症;内外皆寒,故不渴;肺失通调,可见身肿。治疗当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法。 最后强调凡用汗法,如果见渴而下利、小便频数者,表明体内津液已有亏耗,选用辛温发散之品皆宜慎重,不可过用伤正。 以上重点讨论了水气病的分类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