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论文.docx

“五育”融合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育”融合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国家也先进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在义务教学阶段的史诗。本文基于五育融合的视域,指出了当前开展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切实可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五育融合;劳动教育;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引言: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在学生终身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价值开始日益显现,在新教育政策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要让劳动教育发挥其基本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们养成自觉劳动的意识,并且具备一定的正确劳动观念,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能力。 一、统筹规划,构建劳动教育新框架 德、智、体、美、劳,这“五育”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融通关系。基于此,学校利用现有的优质劳动教育资源,遵循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重组优化学校的劳动实践课程,精选劳动教育的主题,将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形式与其他“四育”结合起来,找到有效融合的着力点,统筹规划,构建“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新框架。 二、多科融合,打造劳动教育新课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校积极响应纲要的要求,坚持课程的育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打造劳动教育的新课堂。 1.劳动+德育 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劳动相关的主题,比如《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些事我来做》等等,教给学生日常劳动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着承担班级、家庭责任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责任感,养成“服务”意识,具备“担当”能力。 2.劳动+智育 涉及语文习作、数学实践、科学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这是体力脑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化或连通。语文学科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展现劳动的价值,日常的许多劳动体验活动,如包饺子、叠被子、角色互换、制作美食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的优质素材,孩子们记录劳动过程,抒发劳动感受,在写写记记中升华劳动情感。数学学科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劳动中,学生用数据记录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情况,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的购物问题和比价问题等,这就是知识与劳动结合的有效实践。科学学科主要以探索为主,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指导学生科学的养殖方法,并在校园种植地进行实地操作,体验科技为劳动带来的便利。信息技术学科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劳动技能或解决生活中的劳动问题。比如关于垃圾分类问题,信息技术老师设计垃圾分类比赛,比赛时随机出现需要分类的垃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它们投入相应的垃圾箱中,电脑根据分类的准确率和速度给出得分,以此强化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 3.劳动+体育 把握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通过“小青蛙捉害虫”“春种秋收”等与劳动有关的游戏活动,既巩固体育技能,又模拟劳动现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劳动的乐趣。 4.劳动+美育 劳动创造了美,而劳动本身也是美的,根据音乐和美术学科的特点,再现劳动之美,提升劳动境界,是劳育与美育融合的新方式。音乐学科组织学生传唱经典的劳动歌曲,学生在歌声中激发劳动的热情。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学科结合学生的劳动生活,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学生或拿起画笔,或用剪纸、泥塑等喜欢的形式将生活中劳动的场景,劳动的人物表现出来,将美的形象以另一种形态留存。 三、聚力赋能,开辟劳动教育新空间 为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学校聚力赋能,挖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劳动教育资源,为“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蕴涵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本着“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原则,将校园里的树林、花园、空地、建筑、橱窗、图书角等打造成劳动实践“小基地”,各个班级领取一块“小基地”,学生进行种植、花草树木的日常维护以及活动区域环境的治理等,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和树立校园主人翁意识。 教育始于家庭。学校引导家长更新劳动教育观念,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把学校劳动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进行劳动示范,传达给孩子正确的劳动知识和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劳动能力,也借由劳动增进亲子关系。 社会是一本大书,社会丰富的资源也能为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行业专家等为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