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VIP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冷战与两极格局 壹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极:综合国力强、对外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强势大国或者国家联盟”。 近代以来,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逐渐成为世界中心,形成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的格局。20世纪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打击了欧洲大国,二战后,逐渐形成了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 一、冷战及相关概念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943年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 (1874-1965) 罗斯福 (1882-1945) 斯大林 (1878-1953)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在二战这个关系到各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面对共同的敌人,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将他们的各种分歧,特别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分歧暂时搁置一边,为彻底打败法西斯而协同作战,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2、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漫画: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 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 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拥有1200多万军队,驻军56个国家 海外拥有484个军事基地 49年以前唯一拥有原子弹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苏军总数达1140万,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显示巨大能量,国际政治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3、美苏势均力敌,西欧各国衰落;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 ——杜鲁门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中间地带”,他将这一地带视为苏联国家安全的屏障。” ——斯大林1945年 二、冷战形成的背景 3、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国家战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根本原因)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提出,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主张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三、冷战的形成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丘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现担任备课组组长,我们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