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安全困境的新现实主义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东安全困境的新现实主义分析 中亚的安全困境呈现出结构和层次特征。不仅阿拉伯世界、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存在安全困境,而且阿拉伯世界各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困难。另外, 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变量, 美国势力在中东的存在, 更为中东的安全困境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安全困境为我们观察和理解中东地区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区事务发展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安全困境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因无法确定对方实力和意图而产生的信任危机, 这种危机加剧了军备竞赛或冲突爆发的可能性。安全困境概念的提出者约翰·赫兹 (John Herz) 认为, 每一个国家都始终担心受到对方的侵害, 因而尽可能追求实力或权势以求得安全, 而这又必然使对方感到不安全, 从而尽可能地追求实力或权势以防不测, 结果进一步加剧了相互间原本的安全担忧。1赫伯特·巴特费尔德 (Herbert Butterfield) 将安全困境称为“霍布斯式的恐惧”, 认为, 你会对其他国家有现实的恐惧感, 他国也会对你持有同样的恐惧, 也许你对他国并没有伤害之意, 但你无法使他国真正了解你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行为是敌意的, 无理性的, 因此都不肯做出使相互都获得安全的保证。2罗伯特·杰维斯 (Robert Jervis) 认为, 安全困境的核心在于, 一方安全的增强会削弱另一方的安全, 这不是因为错觉或虚幻的敌意, 而是因为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环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不仅是潜在的威胁, 而且对方的行为也表明它就是现实的敌人。一方面, 一个国家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被视为威胁性行为;另一方面, 国家又认为对方的敌意行为只能产生于对方的侵略性。3 安全困境表现为国际关系行为体自身安全感的普遍缺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自身和他国安全状况的主观评估和判断。安全与安全诉求之间存在着悖论:作为一种国际公共资源, 安全是有限的, 然而, 国家对安全的追求却是无限的, 各国在追求安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战争。国家之间安全困境的普遍存在也是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国家安全的现实隐忧 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 周围环绕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等国际水域, 因此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截至2004年底,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为11886亿桶, 中东为7359亿桶, 占60%以上。4因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与丰富的战略资源, 自19世纪始, 中东就成为西方帝国主义觊觎和争夺的对象, 是冲突和战争的高发区。 中东安全困境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占领阿拉伯领土、打压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所致。美国干涉阿以之间的冲突又助长了中东的军备竞赛。二战以来, 美国一直充当着中东最重要的平衡和调停的角色。海湾战争后, 美国更是直接介入中东的地区事务, 给该地区的安全形势带来了诸多新的变数。美国对以色列的战略支持推动了以军事实力的进一步膨胀, 加强了中东其他国家对以色列的猜疑, 加剧了地区安全困境。中东国家不仅担心以色列在该地区坐大, 更担心美国垄断该地区事务, 最终导致中东国家丧失自己的独立发言权。在此情况下, 各国自然努力谋求加强自身的安全, 从而导致了新的军备竞赛。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都明显将自身安全界定为对方的不安全, 导致双方安全的互不相容性。根据联合国“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以色列必须交还1967年战争中所侵占的领土以换取阿拉伯邻国的信任。但以方称这些领土对以色列的防御至关重要。因此, 以认为是用一种有形的战略资产来换取一种摸不着的东西, 一种随时可以反悔的东西。5 2006年1月25日, 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中获胜, 2月21日伊斯梅尔·哈尼亚就任巴勒斯坦新总理。2006年3月28日, 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赢得了大选的胜利, 一方面表示要放弃部分西岸的土地, 另一方面声称要继续实施沙龙制定的单边脱离行动计划, 折射出以对未来自身安全形势的担忧。从国家整体实力看, 以拥有与所有阿拉伯邻国同时作战的常规力量, 并拥有核能力, 其国家安全已有根本保障, 但就以公民的个体安全而言, 则尚未获得绝对保障。因为威慑手段可以保障国家安全, 却无法保障公民的个体安全。6因此, 以色列仍不能摆脱安全困境的桎梏。 因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缺少一个具有权威性的领袖, 内部也存在着安全困境。受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相互猜疑和竞争态势逐渐增强, 各国先后从国外购进大量用于进攻作战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伊朗一再声称自己拥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与能力, 并对国际社会的压力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为此, 阿拉伯各国对地区安全形势普遍担忧。虽然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各国自主研发军备的能力都不强, 但是所购买的军备数量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相

文档评论(0)

176****2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