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例心脑合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docxVIP

982例心脑合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2例心脑合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 心脑血管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达300 万[1]。本研究在 “心脏合病”概念及理论研究[2 - 3]基础上, 在循证理念和中医理论指导下, 对982 例确诊为心脑合病患者一次性采集一般资料、病史、证型、四诊信息等临床资料,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探讨心脑合病的辨证规律。报告如下。 1 数据和方法 1.1 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依据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 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依据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5];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依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 并参照文献 制定。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19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等制定。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 同时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2 ~ 8 周) 诊断标准; 年龄35 ~ 85岁;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心脑合病房患者 本研究以2009 年5 月至2010 年7 月就诊于11家三级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省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的982 例心脑合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5 例, 占53. 46% ; 女性457 例, 占46. 54% 。年龄36 ~ 84 岁, 平均年龄 (67. 92 ± 9. 86) 岁。 1.4 传统证候诊断证型 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 对982 例患者一次性采集一般资料、病史、证型、四诊信息等资料。原始数据双人双次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数据采集网络平台, 盲态下进行审核后锁定数据库。 依据舌象、脉象、临床症状记录, 并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8]和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24 - 25, 将本质相同的证候归纳为一类, 如痰瘀阻络、痰阻血瘀、痰血阻滞、痰瘀闭阻等统一归纳为痰瘀互结证。对于无法或不便归类的证型如风痰阻络兼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血瘀等按原诊断证型保留。并根据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观点[11 - 13], 将本研究中规范化的证名拆分成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反映疾病本质的单元即各证素。如气阴两虚证拆分为气虚和阴虚两个证素。 1.5 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库中证型名称及四诊信息 应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对已锁定数据库中的证型名称及四诊信息等资料采用频数、频率、构成比、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时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2 结果 2.19 心脑合患者证型构成 经证名规范化处理后, 982 例心脑合病患者证候分布中构成比 1% 的证型共11 个, 合计519例, 占52. 85% ; 其他证型463 例, 占47. 15% 。其中痰瘀互结证 (160 例, 占16. 29% ) 、风痰阻络证 (89 例, 占9. 06% ) 、气虚血瘀证 (83 例, 占8. 45% ) 及气阴两虚证 (58 例, 占5. 91% ) 的构成比均 5% ; 其他 1% 的证型分别为痰浊内阻证 (26 例) 、肝肾阴虚证 (24 例) 、肝阳上亢证 (24 例) 、风痰阻络兼气阴两虚证 (21 例) 、风痰阻络兼气滞血瘀证 (12 例) 、血瘀证 (11 例) 、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11 例) 。 表1 示, 982 例心脑合病患者中实证最多, 为490 例, 占49. 90% ; 其次为虚实夹杂证374 例, 占38. 09% ; 虚证118 例, 所占比例最少, 为12. 02% 。实证中痰瘀互结证与风痰阻络证共占实证的50. 81% ; 虚实夹杂证中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 占到22. 19% ; 虚证中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及气血两虚证共占虚证的78. 81% 。 2.29 不同性别分布 982 例心脑合病患者中病性证素出现频率10% 者依次为痰 (574 例, 占58. 45% ) , 瘀 (497例, 占50. 61% ) , 阴虚 (333 例, 占33. 91% ) , 气虚 ( 322 例, 占32. 79% ) , 风 ( 269 例, 占27. 39% ) 及阳亢 (100 例, 占10. 18% ) 。 表2 示, 痰的出现频率男性高于女性, 阴虚和气虚则女性高于男性, 此三者在性别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瘀、风及阳亢在性别分布上虽略有不同, 但差异并

文档评论(0)

176****2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