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侧柏常见病害.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怎样防治侧柏常有病害 侧柏叶凋病为侧柏的一种主要病害。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大片侧柏树叶凋枯,似火烧状。树势严重衰弱,易导致次期害虫柏树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危害,加快树木的死亡。 发病规律 如果树林较密,林中湿度较大,温度适合,就大量流传侵染,造 成病害大流行,以6-7月发病最严重。在密林中往往有一发病中心,渐渐往外延伸成片,严重时似火烧状,病叶大批脱落,常从树干树枝上又萌生出一丛丛新叶,人们叫它“树胡须”。 病害一般山沟比山顶严重,阴坡比阳坡严重,密林比稀林严重,阴雨潮湿天气较重。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扫树下病叶烧毁,染根源。消灭过冬病菌,减少第一次侵入。 2、在5-8月份,每两周喷1次1∶1∶100的波尔多液预防,特 别注意严格控制初侵染,发现初侵染发病中心,要进行封闭,防备延伸。 3、过密的柏树林要适合进行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症状 侧柏叶枯病发生在春季。幼苗和成林均受害。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亦往往与鳞叶同时出现症状,最后连同鳞叶一同枯死 脱落。病菌侵染后,当年不出现症状,经秋冬之后,于翌年3月叶快速枯败。 潜藏期长达250余天。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受害鳞叶多由先端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首先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受害部位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 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在主干或枝干上萌生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须”。连续数年受害惹起全株枯死。 侧柏叶枯病应立足于营林技术举措,促使侧柏生长,采取适度修枝和间伐,以改良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有条件的能够增施肥料,促使生长。 1、林地选择:侧柏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样种类的机岩或土壤都可正常生长。但侧柏不耐水湿,抗风能力较小,因此不宜在水湿低洼地、冲风口山地、风速较大地进行栽种。 2、造林密度:侧柏在前100年内生长迟缓,树冠窄小,根系分 布也较浅,郁闭时间特别长。因此,为了促其郁闭,其初植密度为 5000~6000株/公顷,后期根据郁闭情况进行间伐。 3、混交树种:由于侧柏生长迟缓,树冠窄小,林地内易滋生杂草,为抑制杂草生长,在侧柏造林过程中常与油松、元宝枫、刺槐等乔木树种,或与紫穗槐、沙棘、胡颓子等灌木树种混交。 4、仔细整地:侧柏造林过程中,仔细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 保留率的重要保证。侧柏造林往常选择干旱瘠薄的山地,因此整地 方式往常有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水平阶整地,整地需提早1个季节为好。 5、造林技术:侧柏造林可选择春季,也可选雨季或秋季,冬季 严寒干冷不宜造林。造林苗木往常采用一至三年生裸根苗、一至二年生容器苗、二至三年生移植苗。造林方法常用播种造林、植苗造 林、容器苗造林,也可采用大苗造林,但大苗造林需要经多次移植,以培养其发达的根系。 6、幼林管护:一是松土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二 是越冬防寒,可覆土覆草防寒、涂白防寒。三是林粮间作,侧柏因生长迟缓,树冠窄小,定植后可林粮间作,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文档评论(0)

138****3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