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1无氧铜在室温-600℃氧化行为研究.docx

TU1无氧铜在室温-600℃氧化行为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TU1无氧铜在室温-600℃氧化行为研究 ? ? 马 贤,王丁丁,李海月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180) TU1无氧铜是不含氧或氧含量极低的纯铜,它既不含氧化亚铜,又没有残留任何脱氧剂,它与一般的紫铜相比,其化学成分中铜大于99.95%,氧小于0.003%[1,2]。其特点是纯度高,氧和杂质含量低,具有高导电性和导热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3],因而被用于制造电子束熔炼用的水冷坩埚。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会严重影响其性能[4-7],所以有必要对TU1无氧铜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开展室温至600℃温度试验,利用SEM观察氧化过程微观形貌,结合XRD和AES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U1无氧铜的氧化行为。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实验用原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5231-2001的TU1无氧铜板材,经锻造成型,成品进行无损检验,后经机加工制成实验需要的样品。将铜板切割成8mm×8mm×8mm的铜块试样,每个样块对其中一个面进行打磨、抛光得到光滑的表面,用于后续氧化实验、表面形貌观察及测试,氧化试验前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min,干燥后在恒温恒湿柜保存备用。 图1 TU1无氧铜材料不同温度氧化实验后外观Fig.1 Appearance of TU1 oxygen-free copper material after oxidation experi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2 实验方法 在大气氛围中,研究TU1无氧铜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性能。实验分别在室温、200℃、300℃、400℃、500℃、600℃下进行,采用马弗炉加热,保温时间1h,随炉冷却。对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样块进行分析表征。 1.3 实验仪器 实验所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为德国卡尔蔡司生产,型号为MERLIN COMPACT;X射线衍射仪(XRD)为德国BRUKER生产,型号为D8 Advance;俄歇电子能谱仪(AES)为日本ULVAC PHI生产,型号为PHI 710;马弗炉为Carbolite生产,型号为301,温度范围室温-1100℃。 1.4 分析方法 用1/10000g分析天平称重,记录不同温度点的氧化增重,计算氧化增重率并重复3次实验计算氧化平均增重率,绘制增重率温度曲线;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氧化实验前后TU1无氧铜表面的物相组成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后试样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TU1无氧铜氧化后氧化膜的结构及生长过程;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对不同条件下氧化后的TU1无氧铜试样表面元素进行表征,分析表面元素变化,并利用所配备的氩离子枪进行氧化层深度分布分析,探讨TU1无氧铜表面氧化层的生长机理。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对TU1无氧铜外观及重量的影响 图1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实验后TU1无氧铜试样的外观,可以看出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无氧铜外观颜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黄铜色加深,之后发蓝、发灰直至颜色变黑,温度500℃以上的试样产生明显的氧化膜脱落现象。 图2 TU1无氧铜随氧化温度升高重量变化率Fig.2 Weight change rate of TU1 oxygen-free copper with the increase of oxidation temperature 图2为TU1无氧铜随氧化温度升高重量变化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无氧铜的重量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趋势,500℃以下重量升高趋势类似指数增长,在500℃以后试样重量出现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实验温度较低时,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无氧铜的氧化程度加深,表面氧化物增多,试样的质量增加,温度再升高,试样表面氧化膜出现脱落导致试样的重量降低。 2.2 温度对TU1无氧铜表面物相组成的影响 图3为TU1无氧铜在不同温度下氧化1h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300℃氧化1h后的试样上出现了Cu2O的衍射峰,400℃氧化1h后出现了CuO的衍射峰,可以推测无氧铜氧化初期首先生成Cu2O,随着氧化继续进行再形成CuO。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衍射图谱中CuO的衍射峰强度变高,但是600℃氧化1h后的无氧铜试样的衍射图谱中CuO的衍射峰强度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可能是表面氧化膜脱落,基体暴露后氧化时间较短形成的。 图3 TU1无氧铜在不同温度下氧化的物相谱图Fig.3 Phase spectrum of TU1 oxygen-free copper oxid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 温度对TU1无氧铜微观形貌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U1无氧铜氧化后的微观形貌,图4为不同温度下实验后的TU1无氧铜试

文档评论(0)

永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认证主体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